9、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②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注释 : ①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巧匠。约生活于鲁定公或者哀公的时代,年岁比孔子小,比墨子大。③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④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吕、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⑤ 五音: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微、羽五音。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篇是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法先王”。

B.开篇举两个例子从正面论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重要性。

C.本段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法先王”是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

D.孟子的“法先王”思想,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思想的继承。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理解。(3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19:55:00 免费下载:《广东广州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题》Word试卷

9、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②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注释 : ①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于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 ②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巧匠。约生活于鲁定公或者哀公的时代,年岁比孔子小,比墨子大。③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古代极有名的音乐家。④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吕、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⑤ 五音: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微、羽五音。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篇是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法先王”。

B.开篇举两个例子从正面论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重要性。

C.本段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法先王”是因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理。

D.孟子的“法先王”思想,实际上也就是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思想的继承。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理解。(3分)

9、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离娄①之明、公输子②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③之聪,不以六律④,不能正五音⑤;尧舜之道,不以仁政

本题关键词:子之,不惑之年,孟子,子宫下段,不同极性寄生离子,东方之子牌蚂蚁胶囊,东方之子牌双歧胶囊,天然免疫应答分子,问答法,离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