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据给出的对联下联的形式概括《窦娥冤》的内容。(4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莺莺黄花西风长亭送别十里啼泪愁眉

窦娥千古奇冤刑场发誓三桩感天动地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4分)

中国古典诗词深受俊秀神奇的山水的滋养,其意蕴醉人身心。总想泊舟枫桥,静候寒山寺的钟声; 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样,我才能找到精神的安放之所。

参考示例一:总想竹杖芒鞋,回望黄沙道中的夕阳;总想攀登蜀道,倾听子规的啼叫。

参考示例二:总想登上滕王阁,遥望彭蠡之滨的雁阵;总想驻足杨柳岸,仰望天穹中的残月。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每仿写一个小分句得两分。)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对对子:请对出下联(提示:要顾及第一字、第三字字面意思的关系)。(6分)

上联:看电视

下联:____

答案示例:听新闻,说方言,唱情歌,吃零食,写家书。(以上给6分)

说笑话,说套话,说成语,说英语,关禁闭,考笔试,喝冷饮,行好运。(以上第一字、第三字意思相同或相近,但下联最后一个字不是平声,给4分)。评分说明:

【解析】

试题分析:

最后一个字仄声,扣2分;不是“一/二”节奏,扣2分;第一字、第三字意思不相同、不相近,扣2分。下列情况之一不给分:非支配(动宾)关系,字数与上联不符。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将下面的一个长句变成三个短句。(6分)

客家文化是指由亚洲地区的由畲族、南越族、闽越族和汉族互相融合,最终汉化为汉族的客家人所创造的文化。

客家文化是客家人所创造的文化;客家人由亚洲地区的畲族、南越族、闽越族和汉族互相融合而成;客家人最终汉化成了汉族。(每一短句2分,写出3个得满分,超过3个不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式转换中的长句变短句,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句子的主干,把主干句单独列为一句,然后把其它修饰成分(定语或状语)拆解成若干短句,最后按照一定的关系重新排序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仿照示例的句式和修辞,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分别写出一句话。(4分)

示例 吹捧:吹捧是绚丽的肥皂泡,无限的膨胀,总会化成飞沫。

批评 挫折 逆境 贿赂

批评是优质的药品,诚恳地吞下,就能医治病痛。

挫折是警诫的鞭子,勇敢地承受,就会跃马飞腾。

逆境是暂时的黑夜,不断地追求,总能迎来光明。

贿赂是甜蜜的糖衣弹,无耻地索取,总会酿成灾难。

【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五四”时期,鲁迅、胡适、周作人等都对“平民文学”作过阐述,诗人刘半农则用《相隔一层纸》为“平民文学”作了形象的注脚。请阅读小诗《相隔一层纸》,揣度平民文学的特征,给“平民文学”下一个定义。限25字以内。 (5分)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平民文学是叙写平民生活表达对平民关怀的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下定义。句子结构应是单句,“平民文学是……的文学”。依据小诗内容,涉及题材或对象如“平民生活”、“平民”,涉及写作意图如“表达对平民关怀”、“关注民生”。意思相近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5分)

人世的沧桑,命运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会将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为后人留下经典,回眸历史的时空,我们会看见屈原在秋风江水中放逐悲愤将高洁的人格与满腔的幽思化作一缕缕馥郁的香草《离骚》一出世屈大夫英名流芳百世

我看见司马迁在寒月冷光中书写执着,将命运的惨痛和人生的宏愿排列为整齐的汗简,史官一搁笔,绝唱横空出世。

【解析】

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列材料筛选信息,为“蚁族”下一个简洁明确的定义。(不超过60字)(4分)

蚁族是指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毕业就仿佛失业一般;怀揣的梦想不知放置何方;在都市繁华的灯光下,早出晚归,渺茫无措地像蚂蚁一样生活着。缺乏社会保障、充满焦虑和挫折感、思想情绪波动大,脆弱的心理让他们不愿将真实情况告诉家人,不愿对外沟通,只愿呆在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用网络宣泄着情绪。“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推销、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于22—29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如蚂蚁般的“弱小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蚁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蚁族是指那些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廉价拥挤的出租房里,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如蚂蚁般弱小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横线处再造两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蜜蜂在花丛间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学生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是:内容统一,句式一致,用词灵活,修辞恰当。横线后提供信息,“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所选内容应是大自然的事物,而且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的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6分)

假如窗边太朴素了,你可以在窗外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无风无月,无雨无雪,它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也泛出一片青翠,生动而空灵。

有月,你可以欣赏它迷离的倩影    有雨,你可以欣赏它潇潇的歌吟    有雪,你可以欣赏它清雅的素妆(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补写一句话,实质是要仿写,要注意联系空格后的语句,那是隐性的提示语,只要围绕提示语,不难得出答案,但要注意词语的修饰。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