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 ___________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题:树一代新风 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考点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学习中有很多诗文名句就是对联,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对联很常见,春联、喜联、园林风光楹联等,稍微留心,不难领会。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每一片树林里 都有森林的奥秘 每一块绿地里 都有草原的辽阔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明确,前有导语,提供了一个仿写的例句(结构形式),后面的结句暗示了内容的蕴涵,以小见大或以点代面。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学谦虚是治学前提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重点是修辞。这道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学习与考试的优点。这道对联试题既检测学生的语言素养,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的素养,文道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是一道有吸引力的语言应用题。为了降低难度,试题在括号中说明可允许平仄不论。
上联是个判断句式。要注意分析清楚各句子成分的词性与内在的结构,尤其合成词要注意其内在的组合特点。主语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名词短语“爱国诚信”,这里的“爱国”是个支配式合成词,“诚信”是个并列式合成词。谓语动词是“乃”。宾语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做人根本”,“做人”是个支配式合成词,“根本”是个并列式合成词。
要对出下联,就必须按着上述这个结构来组织语言。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环境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情节。对下列舞台说明进行点评。(4分)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雷雨》)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舞台气氛和悲剧剧情紧密结合,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和不安的思想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从而感染观众,给人以压抑感。
【解析】
试题分析:点评此类舞台说明的题目,可根据舞台说明的内容从其目的和作用的角度来分析。本题中的说明中含有时间、舞台上的天气气氛,所以答题时,不仅要答出交代的内容,还要把舞台环境气氛的作用,如烘托人物心情、为接下来的戏的内容做铺垫,即起着预示作用;还要从舞台气氛与观众的联系角度作答。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模仿下面的三组汉字对话,写两个对话句。要求:①符合汉字的形体特点;②每句对话不超过20字。(4分)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 ”对“ ”说:
“ ”对“ ”说:
示例:“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寸步难行!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本题属仿写题,解答时要找出几个形似的字,分析他们的结构差异,然后作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长单句,给“禽流感”下定义。(4分)
①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②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
③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禽类传染病
④这种病具有呼吸病、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
禽流感是:
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的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呼吸病、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禽类传染病。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作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概括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的方式。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学过的诗文,仿照画线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引用恰当,语意连贯。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挚爱,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放松; , 。
示例:幸福是能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是能拥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气。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可仿照例句中的“挚爱”“放松”来确定描述对象,如气节、志气等,选取的诗句要与描述对象在内容上相吻合。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句意连贯,句式一致,修辞一致。(6分)
同样的风,不一样的感觉。春风暖,给大地披上新绿,那是风对大地的抚慰; , , ;秋风凉,给大地铺上金黄,那是风对大地的赞美; , , 。
夏风热,给大地送来活力,那是风对大地的问候;北风冷,给大地捎来洁白,那是风对大地的爱恋。(6分,每句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本题首先做到语意连贯,写四季风中的夏风和北风,所写的风必须吻合季节特点,占1分;其次要句式一致,……给大地……那是……;占1分;其次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最后要保持意蕴和谐,占1分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另写两句宣传语,要求:上句和下句结构相同,要包含“书写”二字,字数在12-20字之间。(4分)
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一一“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本节目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所以,我们才举办这样的活动。”本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示例:加强汉字书写,弘扬传统文化。 我书写我快乐,我参与我成长。 书写规范汉字,提升文化素养。(共4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一要注意题干。题干中“宣传语”一次要求所写答案必须附有鼓动性和说服力;同时,题干还有语句结构、内容和字数的要求。二要注意所给材料。此材料实际为答题者提供了仿写示例,拟写答案的思路可由此联想展开。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用一个单句对“高考移民”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愿意)(4分)
①我国各地的高考分数是由差异的。
②我国各地的高考录取率有高有底。
③甲地的考生到乙地参加高考,必须转学或迁移户口。
④“高考移民”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特殊现象。
⑤成为“高考移民”的只是部分考生。
“高考移民”是我国的部分考生因各地高考分数有差异、高考录取率有高底,甲地考生到乙地参加高考必须转学或迁移户口的一种特殊教育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句式变换题答题时注意:看清题干要求,变短要先提出主干,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变长要确定陈述对象,将短句按顺序变为修饰语。先写出几个句子,后选出符合要求不出语病的句子作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