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康桥”“雨巷”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4分)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雨巷,你的悠长寂寞,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波浪线句子。要求:举出古诗词名句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4分)
有一部分写景古诗,蕴含着深刻的“理趣”。例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在提醒人们不能囿于局部,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认清事物的实质;又如,
①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意在让人悟得“生活是创作的广阔源泉”的道理。
②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在强调新事物发展的结果必然要取代旧事物。
③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在强调陷入困境后也能看到希望,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
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意在强调新事物是任何反对势力所无法阻挡的道理。
每处2分,要点:①举例恰当,②解说合理。有一点不符合,此处不得分。语气不连贯,酌情减分。
【解析】
试题分析:做仿写题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结构一致。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的一致;2.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3.修辞一致。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4.格调一致。仿写句子不仅要求正确掌握基本的语言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例句的立意一般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有一定的神韵趣味,仿句的格调应该与其保持一致。本题注意联系例句,分析题干要求,从学过的诗句中选择比较熟悉的,加以分析写作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用一副对联(上下联各不少于7个字)写出你对他(或她)的了解或评价。(4分)
辛弃疾 李清照 蔺相如 苏武 张衡
所选人物:
上联:
下联:
苏武
弃荣华舍富贵意志坚定 拒卫律别李陵信念执著
铮铮傲骨表心志 岁岁春秋垂青史
【解析】
试题分析:这厮一道综合考查语言文字应用的题目,回答此题,一要掌握对对联的基本知识,二要结合所选人物的事迹等作一分析。写对联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为:本题考查对对联,需要注意: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可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请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6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情感的门环。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____________ _ ;
____________ 。
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 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回味;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幻—卜白头人”的幽怨。
【解析】
试题分析:做仿写题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结构一致。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的一致;2.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3.修辞一致。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4.格调一致。本题注意分析例句,从学过的古诗人中,选择任何诗句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与所给的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有时放弃是一种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落叶放弃树干 是为了期待春天的葱茏 蜡烛放弃完美的躯体 是为了拥有一世的光明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下面是以“月色”为话题的一首小诗。请从“星星”“小河”两个话题中选择一个,仿写一首小诗。要求意思完整,句式和修辞手法一致,字数可以不相同(4分)
小巷的月色是聪明的,
当我扣第一声门时,
他告诉我:
友人出去了。
(例1)星空上的星星是灵敏的,当我想数她的颗数时,她告诉我:你肯定数不清了。(例2)故乡的小河是好客的,当我偷偷溜进她的怀抱时,她告诉我:欢迎光临。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特别注意“月色”这首小诗在修辞和句式上的特点。题中作示例的小诗,运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是拟人(把“小巷的月色”比拟为人),共有两句,第一句采用“(什么)是(怎么样的)”的句式,第二句句首状语为“当我(怎么样的)时(候)”,“主干”为双宾语句式:“她告诉我:‘(什么)’”。答案必须合乎这些要求。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的诗句的句子。(6分)
搏击长江,__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
面对泰山, 。
漫步西湖, 。
(评分:每句作者、诗句、语言的流畅各1分。)
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白居易喜吟“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留下了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要做好语言仿写题,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同时平时要注意对排比、比喻、对偶、名言警句等好句子的积累欣赏。只有这样,才能把这类试题做好。此题题干限定了仿写的内容,必须为诗句,必须为名山胜水。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续写一段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5分)
时间可以摧毁一切,可以把坚固的城堡化作历史的残迹,可以把高峻的山脉变成浩瀚的海洋,也可以把显赫的权威化成黯淡的灰烬。然而, , 。
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可以把荒凉的村落变成繁华的都市,也可以把懵懂的孩童变成睿智的学者,也可以把撕心裂肺的伤痛变为静如止水的情怀。【语意连贯2分,句式1分,对比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揣摩所要仿写的语句的句式结构,然后根据内容要求选择对象,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由“然而”可知,在内容上,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反,故由“摧毁”可联想到相反的造就,把后面与之相关的内容也改为与之相吻合的内容;在句式上,可采用“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可以把……变成……,也可以把……变成……,也可以把……变成……”。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下定义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给“拍客”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5分)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择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送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成为“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拍客是互联网时代利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或者:拍客是互联网时代择取社会热点用数码设备拍摄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的人。】(定义格式2分,“互联网”“拍摄”“上传”等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实际上也是压缩语段的一种题型,下定义时特别要注意寻找反映本质特征的信息。第一步,确立格式就是“拍客是……的人”。 下定义一定注意句式最好为单句。第二步,去除次要信息。就下定义来说,议论、抒情、举例子等句子为次要信息。第三步,合并同类项。第四步,组织答案。本题,通过以上步骤,可筛选出关键词句,如互联网时代、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然后按照主谓宾的句式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将下列短句改成一个语意明确的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词语。(5分)
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__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曾提出“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__无知的时代。
答案2: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__无知的时代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曾提出“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的问题。
(框架结构2分,语句连贯,要点齐全3分,不是单句0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式转换中的短句变长句,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其它句子作为修饰成分(定语或状语)来处理。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