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日:“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日:“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日:“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日:“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日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近
C.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创:伤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公乃敢上璧
B. 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C.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彭泽去家百里……故便求之
D. 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C
请将下面两则史料译成现代汉语,与课文加以比较。
1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魏加封张郃居于特进的官位。特进,本为荣誉称号),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晋陈寿《三国志· 张郃传〉)
2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关中,戮谡以谢众。(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翻译:1、诸葛亮兵出祁山,(魏国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加封张合为特进(官位),并派遣他去督军作战。张合与诸葛亮的将领马谡在街亭那个地方对峙。马谡依南山安营扎寨,而不下山占据城池,张合就断了他取水的渠道,然后攻击他,将他击败。(晋陈寿《三国志· 张郃传〉)
2、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进攻祁山,队伍整齐,赏罚严格,号令严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背叛魏国,响应诸葛亮,整个关中像声音发出回音那样震动了。魏明帝移驾长安,命令张郃领兵抵抗诸葛亮的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带领军队作为前锋,与张郃在街亭交战。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约束,指挥失当,被张郃打得大败。诸葛亮让陇西各县一千多户人家迁居,带兵退回汉中,杀了马谡向军士谢罪。
比较:把这两则史料与课文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史料所记只是一个梗概,而小说则进行了虚构的细节,使情节更丰富,使人物更生动。如: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员,虚构了马谡拒谏的一段的文字;添进了许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为了揭示孔明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其执法严明等多方面的性格,有声有色地写了“挥泪斩马谡”这一段。
解析:
本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通过课内外资料的对比,引导学生明白史料与小说在内容、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差异。
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B: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 C: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时间已经快到了,荆卿难道不想去了吗?) D: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终于用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
下列各项中对“者”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记游者甚众。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D: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下列各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B:晋国,天下莫能强焉。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下列各句中“所”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B:则以兵围所寓舍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下列成语不全是出自《论语》或《孟子》的一组是( )
A:目无全牛 劳苦功高 举一反三 见危授命 B:自暴自弃 缘木求鱼 揠苗助长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C:当仁不让 任重道远 欲速则不达 割鸡焉用牛刀 D:循循善诱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以五十步笑百步
【少】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孟子二章》( 数量少,不多,少数人。) B: 日三四里,少益耆食(稍微) C: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缺少。) D: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触龙说皇太后》(小)
【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低贱)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
②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已如此,殆于《黍离》之咏矣。
③《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予窃有疑焉。
①每当我阅读古代史书,追思悲悼古代的人事,(我)没有一次不合上书卷而感叹。(“每”可译为“常常”)
②刚刚距离唐朝灭亡不到一百年,但是原来的宫殿就已经像这样,几乎(或“大概”)和《黍离》歌咏的差不多吧。
③《飞燕别传》被认为是伶玄所写,并且还有伶玄的自叙。我私下里对此有怀疑(或“我私下里有怀疑”)。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