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渔人一件件被他数落得都感叹惊讶。) B:失其所与,不知。(失去同盟国,是不智。)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D:荆柯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另一个朋友,想同他一起去。)
下列各项中“者”可以翻译为“……时候”的一项是【 】
A:用实者成实时采 。 B:此三者,吾遗恨也。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陈涉者,阳城人也。
下列各句中“所”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及】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过秦论》(涉及,延及) 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得上) C: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列传》(赶上,追上)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 (达到,到)
【辞】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辞退) B: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计较) C: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言辞;文辞)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告辞,辞别)
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文至州,发擿奸隐,长吏尺布升粟之赃,无所宽贷。
(2)览妻郑氏性妒,谮之于文献后,后令览离绝。士文耻之,不与相见。
(1)(5分)厍狄士文回到州里,就揭发隐藏的坏人坏事。长吏有一尺布一升粟的贪污,厍狄士文也不加以宽免。(“发”“无所”“宽贷”各1分,文意2分)
(2)(5分)长孙览的妻子郑氏生性嫉妒,在文献皇后面前说她的坏话,皇后就命令长孙览休了她。厍狄士文把这件事当作一种耻辱,不跟(她)相见。(“谮”1分,“耻”意动1分,省略成分“她”1分,文意2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9分)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抚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缄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又作《太师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选自《晋书·嵇康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先姓奚 先:原先,原来
B.故往造焉 造:拜会
C.遂并害之 并:一并,一起
D.康善谈理,又能属文 属:撰著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嵇康有独特个性的一组是( )
①有奇才,远迈不群 ②常修养性服食之事 ③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
④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⑤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⑥善谈理,又能属文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嵇康因山名而得姓,虽早年丧父,但博学多才,后来还做了魏国宗室的女婿,担任了中散大夫一职。
B.嵇康在汲郡山中遇到了孙登,后又遇到了王烈,二人均对嵇康极为赏识,但也都感叹他的命运不好。
C.贵公子钟会慕名去拜会嵇康,二人之间的对话堪称经典,但嵇康的傲 然不礼还是令钟会感到多少有些遗憾。
D.嵇康临刑之时年仅40岁,当时三千名太学生要拜他为师,他回头看看日影,居然要过琴来弹了一曲《广陵散》,而后从容就义。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
(2)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
【小题1】A (“先”在这里应解释为“祖先”。)
【小题2】A (②说的是嵇康修身养性;③说的是嵇康打铁谋生;⑥说的是嵇康有口才、文才)
【小题3】C (“会以此憾之”的“憾”是“恨”的意思,不是遗憾)
【小题4】(1)(王烈)又在石室中看到一卷白绢写成的书,急忙喊嵇康去取,书马上就不见了。(得分点:素书,遽,往取,辄)(5分)
(2)嵇康将在东市受刑,三千太学生请求让他做他们的老师,(朝廷)没有允许。(得分点:刑,以为,弗,状语后置)(5分)
解析:
参考译文: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他的祖上(原本)姓奚,会稽上虞人。因为躲避别人的怨恨(即躲避仇家),迁徙到这里。铚县有山名嵇山,(其先祖)定家在(嵇山)旁边,于是用(嵇山的“嵇”字)来作为自己的氏。嵇康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嵇康)有不一般的才华,在很大范围内也没有能与之相匹配的人。身高七尺八寸,有美丽的文采和优雅的风度。学习不用师傅传授,广泛的阅读,没有不完全了解的。长大之后喜欢读《老子》《庄子》。和魏朝的宗室之女结婚,官拜中散大夫。 常常修行导养性情、服食丹药(一类)的事情。弹琴咏诗,自得其乐。能与他进行心灵的对话的只有阮籍和山涛,参与到他们中间的有向秀、刘伶、阮咸,当时的人称他们作“竹林七贤”。
嵇康曾采药游山泽,遇到得志(得意,一说领会旨意,即游历途中有所感悟;一说得志,使自己的意志得到满足,即玩得太开心)的时候,便忘记了返回。当时正好有砍柴的人遇上他,都称(他)为神人。游到汲郡的山里遇见了孙登。嵇康于是跟从他行动。孙登沉默不言,自己做自己的事。嵇康马上就要离开了,孙登说“你性情刚烈,才华出众,哪里能幸免啊!”嵇康又遇到了王烈,一起进到山里。王烈曾经得到像软糖一样的石髓,马上自己吃了一半,剩下一半给嵇康,(石髓)都凝结成石头了。(王烈)又在石室中看到一卷白色的书,马上叫嵇康去拿,(可是书)马上又不见了。王烈于是叹息道:“叔夜志向与情趣都不平常,却总是不能遇上(成仙的契机)。(这真是)命运啊!”。
起初,嵇康家境贫寒。曾经和向秀一起在大树下打铁,来补贴家用。颖川钟会,是个出身高贵的公子,精明干练有才华善辩论,于是去拜访(嵇康)。嵇康不以礼对待他,继续打铁不停下来。过了很久,钟会要离开了。嵇康对他说:“(你)听到什么消息跑来的?又看到什么东西离开了?”钟会说:“听到我所听到的东西所以来了,看到了我所看到的东西所以走了”钟会因此怀恨。到这时(嵇康下狱时)。(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是条盘踞着的龙,不能让他腾起。你不用担心天下(不在你的掌握中),只有嵇康必须顾虑罢了。”趁机进谗:“嵇康本来想要帮助毌丘俭谋反,全依靠山涛不让(他这么做)。”以前齐国姜太公杀华士。鲁国孔丘杀少正卯。正因为(他们)扰乱破坏当时的秩序与教化,所以圣贤把他们铲除了嵇康和吕安言论放荡,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这是作帝王的不应宽容的。应当乘这个机会铲除掉他们。来使风俗淳正。”司马昭亲昵听信了钟会的话,就把那两人都杀了。
嵇康即将在东市被处刑,三千个太学生请求让嵇康作他们的老师,上面没答应。嵇康瞭看了一下太阳的影子,要来了琴弹奏。说“以前袁准曾跟从我学习《广陵散》。《广陵散》从此断绝了啊!”当时年仅四十。全中国的有志之士,没有不为他悲痛的。司马昭很快也醒悟并后悔了。
[f67676e913dc2f9f.jpg]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①牒京兆试官,令以九皋为解头②。维方将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宴。”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笑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天宝末,禄山初陷西京。维及郑虔、张通等皆处贼庭。洎克复,俱囚于宣阳里杨国忠旧宅。崔圆因召于私第,令画数壁。当时以圆勋贵无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巧,颇绝其艺。
后由此事皆从宽典至于贬黜亦获善地维累为给事中禄山授以伪官及贼平兄缙为北都副留守请以己官爵赎之由是免死。
累为尚书右丞。於蓝田置别业,留心释典焉。 (选自《集异记·王维》,有删改。)
注①邑司:唐代为公主管理财货和封地租税收入的官员。②解头:唐代州郡保举士子到京城应考叫“解”,被保举的第一名叫“解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性娴音律 娴:熟习
B.仍令赍琵琶 赍:携带
C.洎克复 洎:等到
D.留心释典焉 释:解释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子画焉 留心释典焉
B.令以九皋为解头 子以文士,请谒贵主
C.岐王则出锦绣衣服 公主则召试官至第
D.本为他人所托 子诚取解,当为子力
以下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尤为岐王之所眷重 B.岐王谓曰
C.即令独奏新曲 D.令画数壁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与王维同年参加考试的张九皋名气很大,有个经常出入公主府上的客人,请公主给京兆府的考官写了一封信,让京兆府推荐张九皋做第一名。
B.王维按照岐王的吩咐,准备了自己写的诗歌和琵琶曲《郁轮袍》,并和众乐工一起来到公主府上,他的风姿和弹奏琵琶引起了公主的注意。
C.岐王在酒席间向公主推荐王维做京兆府的第一名,公主表示愿意帮忙,她派人向考官传达自己的命令,最终王维以第一名被推荐并考中进士。
D.“安史之乱”中,王维曾经做了安禄山手下的官员。叛乱平定后,他被崔圆召到府中作画,他发挥了所有的绘画才能,后来得到了宽大处理。
断句和翻译。
(1)用“/”线为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后 由 此 事 皆 从 宽 典 至 于 贬 黜 亦 获 善 地 维 累 为 给 事 中 禄 山 授以 伪 官 及 贼 平 兄 缙 为 北 都 副 留守 请 以 己 官 爵 赎 之 由 是 免 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维方将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求庇借。
②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A
【小题5】
解析:
【小题1】
[b03602b971ecc21d.jpg]
【小题2】
[4bf8fd45faa14164.jpg] [862fe45f087ee749.jpg]
【小题3】
[e3f30f7e6f8c11ac.jpg]
【小题4】
[ecf40401692c7f54.jpg]
【小题5】略
参考译文
①尚书右丞王维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文章就很出名了。他精通音律,琵琶弹奏得很精妙,在那些王公贵族之间交游,尤其得到歧王的眷顾与看重。当时参加进士考试的张九皋名气很大,有一个经常出入太平公主府上的客人,替他请求邑司以公主的名义给京城的考官写一封推荐信,命令推荐张九皋为京兆府的第一名。王维正要参加进士考试,就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岐王,并且希望求得歧王的帮助。歧王说:“公主势力这么强大,我的力量不能与她相争,我来为你筹划这件事。你找出过去写的那些清秀脱俗的诗歌,抄录十首。再新谱一首声调哀怨凄切的琵琶曲。五天后再到我这里来。”
②过了几天,王维按照岐王的吩咐,如期而至。岐王对他说:“你凭着一介书生的身份,请求进见公主,哪能有什么门路见到她呢?你能按照我教的去做吗?”王维说:“谨听您的吩咐。”岐王就拿出锦绣衣服,鲜艳华美奇异,让王维穿上,还让他带上琵琶,一起到公主的府上。岐王进去说:“正赶上公主从宫里回来,所以带上酒席和乐队宴请您。”于是就命令人摆开筵席。众多乐工一起进来。王维年轻,皮肤白皙,风姿俊美,站在乐队的前排,(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见他,问岐王说;“这个人是谁啊?”岐王回答说;“是个通晓音乐的人。”便让王维单独演奏新的琵琶曲。王维弹起琵琶,声调哀怨凄切,满座的客人都被感动了。公主亲自问王维说:“这支曲子叫什么名字?”王维起身答道:“名叫《郁轮袍》。”公主非常惊奇。岐王于是对公主说:“这个人不仅擅长音律,如果说到诗词,更是无人能超过他。”公主更加感到惊奇,问王维:“你有自己写好的诗文吗?”王维就从怀中拿出诗卷献给公主。公主看过之后,惊奇不已,就说;“这些都是我平日里背诵熟悉过的,还常常以为是古人的作品,原来竟然都是你写的啊?”于是让王维把艺人的衣服换下,坐到客人中最尊贵的座位上。王维风流潇洒,而且说话诙谐风趣,很受各位达官贵人的钦佩瞩目。岐王于是说:“如果让京兆府今年推荐这个人为第一名,那他一定可以成为国家的精英。”公主说:“那为什么不教他去参加进士考试呢?”岐王说:“这个人如果不被推荐为第一名,就坚决不去参加考试。可是我听说第一名已经承蒙您的推荐,给张九皋了。”公主笑着说:“他与我有什么关系,这件事本来也是受人之托。”随即回头对王维说:“你果真想要第一名的话,我一定尽力帮您争取。”王维站起身谦恭地道谢。公主就把主考官召到府里,派宫女传达自己的命令,于是王维就被京兆府当作第一名推荐,而且最终一举考中了进士。
③天宝末年,安禄山刚攻陷西京长安,王维和郑虔、张通等人都在叛贼的朝廷中当了官。等到唐朝军队收复长安时,他们都被关押在宣阳里杨国忠的旧宅院。崔圆把他们召到自己的宅第,命他们画了几墙的壁画。当时,他们都认为崔圆的功劳、地位最高,希望得到他的解救,所以都用尽了构思技巧,发挥所有的绘画才能。后来因为这件事,他们都被从宽处置了;以至于贬官,都被贬到较好的地方。王维官职不断升迁,做到给事中,安禄山曾授给他伪朝廷的官职。等到叛贼被平定,他的哥哥王缙担任北都副留守,请求用自己的官职和爵位替王维赎罪,因此王维被免除了死罪。
④王维官职升迁做到尚书右丞。他在蓝田购置了别墅,在那里潜心研究fó jiāo 经典。
课内文言文翻译
(1)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译文: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
略
解析:
略
(《论语》阅读 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下列各句不能体现中庸思想的一句是( )
A.君子和而不同 B.过犹不及
C.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D.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
D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