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贝聿铭:创造令人震惊的美
徐梅
“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效果的美感。”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建筑,注释人生。真正想赚钱的业主不会请我,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老人给年轻设计师的忠告是,“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建筑不是画画,你可以不看。它总是站在那儿,旁人看不顺眼,免不了有批评。所以说,建筑师脸皮要厚一点。”
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设计。尽管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了奖章,但是人们对这件作品的争论迄今未休。
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里不止一次拿贝聿铭的设计“开涮’。比如国际刑警组织的侦探驾车请来符号学家兰登,配合调查卢浮宫凶杀案。车子经过卢浮宫,侦探问:“你喜欢我们的金字塔吗?”
兰登皱了皱眉:“密特朗是个很大胆的人”。
其后,兰登与法希一同探访卢浮宫。兰登出于客气,敷衍了一句,“你们的金字塔真宏伟。”法希则毫不客气地说,那是“巴黎脸上的一块疤”。
贝聿铭应法国总统密特朗之邀参与卢浮宫重建时,已经64岁。得知他要在卢浮宫外放上一座玻璃金字塔,法国人气昏了,指责这个建筑已经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它是一个庞大的,破坏性十足的装置。
“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对贝聿铭的抨击进而演化成一场运动,贝聿铭回忆说,当时翻译都吓坏了,“几乎没有办法替我翻译我的答辩”。
他们与法国人一起对所有设计方案都进行了论证,结果,“金字塔方案是最简明、最有力的”。
年轻时候做过不少商业建筑的贝聿铭,功成名就之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博物馆,音乐厅,名人堂这类文化建筑的设计上。
苏州博物馆有大隐隐于市的气度。将馆址选在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很多人认为,这座全新的博物馆将破坏原有建筑的和谐,损害古建筑群的完整性。
贝聿铭没理会这些指责,“这是设计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但是我不会改变我的设计初衷”。从前期筹备到后期建设,他先后8次亲抵苏州,为博物馆制订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通过借景与映衬,使得新旧园景笔断意连,最终赢得了肯定。
年轻时做过不少先锋设计的他晚年时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复古和传统的风格,他的解释是,“建筑不是服装,不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
但他也不愿意人们说他保守,“我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我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为达到最理想的设计风格,他宣布不参加任何形式的竞标:“建筑师不能对人说:‘请我吧!’自己的实力是最好的说服工具。怎么表现你的实力?那么就要敢于选择,敢于放弃,决定了的事情,就要有信心进行下去。”
1.下列关于“卢浮宫外的金字塔入口”的叙述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在卢浮宫外建筑一座庞大的玻璃金字塔,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这一设计成为了一件颇具争议的作品。
B.入口的结构形式融入了异域文化元素,冈此很长一段时期法国人对此争论不休。
C.设计方案能够通过,也得益于方案本身的高度简明有力,更离不开密特朗的支持。
D.本文引用《达芬奇密码》中的片段含蓄地表达了对贝聿铭设计的否定态度。
2.下列关于“苏州博物馆”的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苏州博物馆的选址,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心和否定,印证了贝聿铭“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的观点。
B.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是贝聿铭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性的设计,给他带来了设计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C.苏州博物馆那种大隐隐于市的气度,完全得益于贝聿铭制订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没计原则。
D.贝聿铭面对指责不改设计初衷,最终赢得肯定,很好地诠释了“评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的观点。
3.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成名前后发生了变化。请具体说明。 ( )
4.文中包含着贝聿铭关于建筑设计的哪些观点?请分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