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请整合下面四条信息,拟写一则一句话新闻。(必须是一个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增删部分词语)
①引黄入洛工程于2015年12月16日开始试通水。
②引黄入洛工程是由我市自筹资金、自主设计建造的。
③引黄入洛工程全长20余公里,历经5年又5个月的艰苦施工.
④引黄入洛工程可满足城市的生态用水需求,为洛阳建设北方水城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
在5年又5个月的艰苦施工后,旨在满足城市生态用水需求,为建设北方水城提供有力的水源保障,由我市自筹资金、自主设计建造的全长20余公里的引黄入洛工程于2015年12月16日开始试通水。
【解析】
试题分析:拟写一句话新闻要写出一个单句,这就要求学生首先确定句子的主干。本题句子主语一定是“引黄入洛工程” ,综合四句提供的信息,“试通水”是主要信息。如此就把“引黄入洛工程试通水”作为句子的主干,其他信息作为状语或定语出现在句子中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①要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志愿服务
①能够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②推动社会文明发展,③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④使人获得精神满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做此类题要注意分析材料,查找关键词句,然后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注意以“志愿服务”开头,只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这道题按照主要志愿服务来找其作用,每个句子是一个作用,把每个句子的核心内容摘取出来然后重新组合句子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关键点“莺唤起一庭佳丽”“ 舜日尧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和变换句式的表达运用能力。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根据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的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知识的能力。分析时,要根据对联的知识特点分析作答。例如:“小苑西回”对“大江东去”“莺唤起一庭佳丽”对“浪淘尽千古英雄”“看池边绿树”对“问楼外青山”等,还要根据上下联字数的多少来排列。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对联题,要结合着对联的特点要求分析作答。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根据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得出答案。例如本题关键点“莺唤起一庭佳丽”“ 舜日尧天”。
19.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似。
如果说生命是一首诗,那么时间是白纸,记录着人生的喜与悲;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船,那么时间是河水,承载着人生的重与轻; ; 。
如果说生命是一幅画,那么时间是画笔,描绘着人生的浓与淡;
如果说生命是一首歌,那么时间是歌手,演绎着人生的合与离。
【解析】
试题分析: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得2分;句式与例句一致,得1分;内容上合理地体现生命与时间的关系,得1分。若写对一个句子则得2分。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带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仿用:是指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仿写句子,高考试题一般除在内容上有要求之外,在形式上也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例如,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做仿写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仿写句与被仿写句内容贯通,感情一致,风格类似。②要先分析被仿写句的结构。注意是单句还是复句?关联词语也要相同或类同。③主要被仿写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④仿写句和被仿写句在字数上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9.《红楼梦》堪称中国古典小说“顶峰上的顶峰”,它不仅揭示出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势必走向没落的内在原因,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观点,如“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曹雪芹在书中塑造了若干个可歌可泣的女性形象。请任选一个书中女子,结合与其相关的情节,补充下联,力求对仗工整,且符合原著神髓。
上联:黛玉葬花,花凋人瘦泪满袖。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宝钗扑蝶,蝶舞风轻眼含羞;湘云卧芍,芍香石冷目带憨。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联与仿写句式的表达运用能力。组织答案时,要根据描述对象,结合着对联的格式要求作答。在描述对象及内容上,要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女子,例如,薛宝钗、史湘云等等,然后根据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按照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顶真的修辞手法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本题除了要注意对联的格式要求外,还要注意描述对象和句式答题模式的要求,描述对象必须是《红楼梦》中的女子,描述内容是该女子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方面的内容,答题模式,也要模仿例句组织答案。
19.下面有一副描写《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情景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根据原文内容重新排序,使其通顺连贯、对仗工整。要求:使用序号排出上下联,不要抄写文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对联:①痴宝玉 ②见过宝哥哥 ③似何处 ④初识欣喜
⑤如梦里 ⑥一见惊疑 ⑦娇黛玉 ⑧重逢林妹妹
上联:
下联:
上联:⑦⑥③②;下联:①④⑤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联分析的题目,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对仗,同时注意音韵上的仄起平收。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首先找到结构对称的句子,然后根据仄起平收的标准,确立上下联的顺序。同时注意符合语段的内容。
18.仿照下列示例,另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水是山岳的眼睛, 山岳有了眼睛, 更加灵动妩媚。
水是大地的血液,大地有了血液,更加丰润饱满。
水是天空的云彩,天空有了云彩,更加多姿迷人。
梦是黑夜的明灯,黑夜有了明灯,更加光彩神奇。梦是天空的云朵,天空有了云朵,更加灵动婉约。梦是太阳的光彩,太阳有了光彩,更加绚烂夺目。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另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首先应确立模仿的对象,确定了仿写的句式与例句相同;修辞手法“比喻”。然后依据前后内容之间的关联来确定内容。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题中对句式和修辞手法就有了明确要求。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审句式,定结构。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结构上,哪些词不能变,哪些词可以变,哪些词必须变,一定要清楚。阅读例句,不仅要分析句子的大结构,还要分析句内的小结构。例如题中仿写句式与例句相同;②审语境,定内容。审读时应该“瞻前顾后”,确定文段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分析各句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各句)仿写内容。③用联想,定写作对象。仿句题形式为仿,关键在想,重难点就是要学会运用相关联想,有时也运用类比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
23.依照例句,另选一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意蕴的句子。
示例:彩虹
正面: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事物:_______________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和最孤独的旅人做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从不敢露脸。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从正反两方面立意,简单的理解就是写出同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贡献和危害。
对人生有警示意义,即选取的事物要具有象征含义,其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要具有两面性。在两面性的基础上,我们加以提炼和概括,把一般性的东西上升为人生哲理即可。比如,牵牛花,牵牛花的特点是软弱,具有攀附性。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起两面性特点:努力向上,攀附其他事物。在此基础上,我们加以提炼。努力向上当然可以提炼出人生积极想哲理:虽然柔弱,但内心坚强,积极向上;攀附他物,可以提炼出消极的一面:只知道向上爬,毫无自己的骨力。。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青松,挺直腰板迎接霜雪,张扬着不屈的个性。
翠竹,立稳脚跟咬定岩石,彰显着执著的情怀。
答:
碧荷,展开胸襟拥抱骄阳,洋溢着浓烈的热情。金菊,绽开笑脸傲对秋风,展示着清逸的品格
【解析】
试题分析:先分析例句,句式简单,内容是难点,但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就容易了。本题所写的句子就是考查传统意象的象征义。青松象征着不屈;翠竹象征着执著。那么我们熟悉的传统意象还有柏、兰、荷、菊、柳等,写作时将这些意象与其象征义联系起来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