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B: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B: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C:不远千里而来 D: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18.文化经典阅读(6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庖丁解牛》)

(1)从第一段画线句中,可以得出一个著名的成语 。(2分)

(2)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有何相通之处?怎样养生?(4分)

(1)目无全牛

(2)牛的筋骨交错聚结就好像纷繁芜杂的社会,庖丁面对交错聚结的牛的筋骨,能够游刃有余,主要是因为他解牛时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人要在纷繁芜杂的社会里做到“游刃有余”,做到养生,就必须像庖丁那样:做事顺乎其理,毋强行,小心翼翼,虽踌躇满志但不得意忘形,锋芒毕露。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国学经典语句含意的题目,此类题目的前提是正确翻译,通晓文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臣之所好者,

(2)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3)虽然,每至于

(4)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14.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

15.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16.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写出所衍生出来的成语: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

(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

13.(1)天道,自然规律              

(2)本来的样子 

(3)(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4)通“缮”,这里是擦拭之意

14.吾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15.所见无非牛者(2)未尝见全牛也(3)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16.(1)目无全牛(2)官止神行(3)游刃有余(4)踌躇满志

【解析】

13.

试题分析:注意一词多义现象,通假现象。要将实词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庖丁是在解释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要抓住事物的规律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庖丁就是从不熟悉到熟悉规律,再到掌握规律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要内容熟悉,能通过文段意思对成语释义。现在很多常用的成语来源于文言文,如呆若木鸡、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平时要多加积累,注意识记,不要望文生义。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共22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

(3)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4)良庖岁更刀[

(5)族庖月更刀

(6)虽然,每至于族

(7)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对“视为止,行为迟”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B.视/为止,行为/迟

C.视为/止,行/为迟 D.视/为止,行/为迟

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

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写出衍生出来的成语: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e18c7d8941a44253.gif]


解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养生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译文:

②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译文:

(2)庄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1)①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

②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

(2)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解析:

(1)①割:(是用刀硬)割断筋肉;折:(是用刀)砍断骨头。

②视为止,行为迟: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

(2)这个寓言故事阐明观点的句子是“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据此不难判断出“游刃有余”的原因。

【译文】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意念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且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3)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4)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赤壁赋》)

(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离骚》)

(8)旌旆逶迤碣石间,(《燕歌行》)

(9)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10)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长相思》)

10.(10分,每一空1分)答案: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不霁何虹

(3)技经肯綮之未尝

(4) 且夫水之积也不

(5)歌窈窕之章

(6)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7)謇朝谇而夕替

(8)摐金伐鼓下榆关

(9)千金散尽还复来

(10)聒碎乡心梦不成

18.请解释以下加横线字的意思

(1)冬夏晴雨,姿态万变,造化之尤物也。

(2)合于桑林之舞,乃经首之会。

(3)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4)令四面骑驰下,山东为三处。

(5)戍卒叫,函谷,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7)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地,杀三十许人。

(8)嬴而不助五国也。

(9)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10)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1)复道行空,不何虹?

(12)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1)诚然、果真、的确   (2)合乎     (3)依照、按照    (4)约、约定    (5)拔、攻陷     (6)装、假装    (7)向前倒下    (8)帮助    (9)确定、断定     (10)推其根本 

(11)雨后天晴(12)通“叩”,询问。

【解析】

试题分析:“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里的“判”和前面的“不战”“强弱胜负”的结果。应该译为“判断”。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注意词性,如此题的(5)“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举”根据前面“函谷”,表示地点,可知译为攻破,攻下。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奍生术》)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2)庄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1)①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

②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

(2)认识和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解析:

译文: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