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7字,语言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渡十里欢。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7字,语言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这是考查对联的知识。挂桃符是春节习俗,根据对仗结构“桃符”对“柳线”,进一步思考“绿”应该写“柳线”,由此推断“红”写“桃符”,确定“门上桃符耀眼红”“江边柳线迎春绿”;根据对联平仄特点,最后一个字“绿”为仄声,在上联,“红”平声,在下联,这样写出春节的对联。同样的思维,竞渡是端午习俗,根据对仗结构,“竞渡”对“驱瘴”;“十里”写“竞渡”贴切,所以确定“碧波竞渡十里欢”,“青艾驱瘴千家乐”;最后一字“乐”为仄声,在上联,“欢”平声在下联,这样最终确定端午对联。
【考点定位】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题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试卷的人文性、文化性,这包含对联、节日、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备考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并结合语文知识综合应用。对联的考查不是新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福建卷、浙江卷等,考查写出下联的对联题,本题要简单些,基本属于常识推理题。
2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面对生活的苦难,有的人穷困潦倒,无所作为,有的人积蓄力量,一举成功。
面对内心的烦恼,有的人神情沮丧,自甘沉沦,有的人重塑自我,意气焕发。面对友情的失落,有的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人自我调节,精神振奋。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和例句的结构一致,重点注意后面的两种人的态度的相反做法。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 ,、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21.请仿照例句,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两个,再写两个句子填写在横线上。
要求: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或思想感情,句式相近,语句通顺。
苏轼 辛弃疾 苏武 张衡
例句:生命的质量,是先驱者的无私奉献:屈原,用悲悯与热爱,用燃烧的心,照亮无边的__。
生命的质量,是 : ,用 ,用 , 。
生命的质量,是 : ,用 ,用 , 。
乐观者的超然旷达:苏轼,用从容与淡泊,用豪迈的情,驱散人生的阴霾。爱国者的耿耿忠心:辛弃疾,用剑胆与琴心,用滚烫的文字,书写生命的华章。忠贞者的无怨无悔:苏武,用忠诚与坚韧,用浩然的正气,谱写历史的壮歌。探索者的孜孜以求:张衡,用智慧与执着,用精巧的双手,触摸宇宙的奥秘。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前面先写出暗喻的内容,后面有人物的事迹作解说。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②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22.把下列的几个短句组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以增删格个别词语。
①2016年“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
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
③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
④晚会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
2016年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的以“携手共治、畅享消费”为主题“3•15”晚会充分满足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找到句子的主干是“3·15”晚会满足期待,然后把其他的句子放到句子中作为句子的定语即可。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句式变换主要有长短句互换、整散句互换、变式句和常式句互换,短句变长句,长句一般为单句,特征是只有一套主谓宾,把其它的句子分别变成单句的中的定语和状语。长句变短句相反,把成句的定语或状语变为单独的句子,然后提出句子的主干,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此题是成句变短句,注意把定语变为的单独的句子。
19.请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不必仿照句式,但能自圆其说,文字简练准确。
【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
另一种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一个过客的偶然发现。
①书百遍,其义自见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另一种看法:如果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上;而对那些浅显的文章,又何须读上百遍?
②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另一种看法:谁知道这一别对方都干了什么?时间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纵使能改变,又焉知一定是向好的方面转化呢?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不必仿照句式,但能自圆其说,文字简练准确”。首先浏览所给的示例,把握大概的内容及方式。再分析所给的两句话,明确其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我们称之为正方,然后再针对正方再去找反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强调多读;反面可以从光读书不思考的角度来说,这也契合“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是“比喻即使三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强调时间会改变一切;反面可以从“时间不一定能改变一切”和“不一定往好的方面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反弹琵琶。反弹琵琶:成语,原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先确定语句中的常规思维是什么意思;再从反面分析所给的意思。
11.把下面的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语句通顺,语意不变,可适当增删词语。
①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的典范。
②它是明清两代帝王生活和理政的地方。
③它的建筑布局是按照帝王希望自己能千年万代统治的想法而兴建的。
④它的建筑布局充分体现故宫设计者按礼制与五行相配置的建筑思想与理念。
既是按照帝王希望自己能千年万代统治的想法又充分体现了故宫设计者按礼制与五行相配置的建筑思想与理念而兴建的,成为明清两代皇帝生活和理政地方的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的典范。
或: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生活和理政地方的故宫是既按照帝王希望自己能千年万代统治的想法又充分体现了故宫设计者按礼制与五行相配置的建筑思想与理念的而兴建的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的典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本题要求把短句变成长句。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以其中一个主要句为主干,其次,把剩余短句作主要句子的定语或状语。对四句话进行分析,第2.3.4句都是以代词它开头,而且它都指代“故宫”,可知第1句是主要句。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高考句式的选用题,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要注意四点:①要围绕“中心点”展开。②根据语意的侧重点选择句式。③调整句式,使之明晰。要使语句不明晰的句子变明晰。④组合词语或句子要根据语义要求。选用句式题的解答步骤。①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突出强调某个意思,增强思考时的针对性。②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所供语言材料,确定答题切入点。③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或组织恰当的词语组合成句。如本题中心主干句是第1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的典范。”;第2句是说故宫的用途;第3.4句是说故宫建筑布局方面,所以可以把第2句作为故宫的定语,3.4句作为我国古代建筑的定语这样改写成一个长单句。
20.根据画线语句的内容和形式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句子,要求前后内容对照,句式基本整齐。
你如果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 , ; , _;你如果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
你如果是一株小草 就增添一抹春色
你如果是一条河流 就滋润一方土地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以根据所给句子确定仿写的句式应为“你如果是......一、.....,就......一、.....”,然后根据生活经验,选取合适对象来写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将下面的一个单句,变成4个短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漏掉信息。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 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四句无语序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句式转换中的长句变短句,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立句子的主干,把主干句单独列为一句,然后把其它修饰成分(定语或状语)拆解成若干短句,最后按照一定的关系重新排序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根据语意,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诗如横笛,清丽悠扬;杜甫诗似直箫,深沉悲怆。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卑怯气、穷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杜甫可以增强爱心 同情心 责任心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既考察语意的连贯,又考查仿写的能力。本题是将李白和杜甫对比阅读,材料给出了李白诗风的特点,需要写出杜甫的诗歌特点,考生对杜甫不陌生,围绕杜甫是一个爱国主义诗人来回答就可以。在结合“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卑怯气、穷酸气”,可回答为“读杜甫可以增强爱心、同情心、 责任心”。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可结合“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卑怯气、穷酸气”,可回答为“读杜甫可以增强爱心、同情心、责任心”。
18.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生命的欢乐来自何处?雄鹰高傲地飞翔在蔚蓝的晴空,在与白云的嬉戏中享受自由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行者坚忍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与坎坷的较量中享受欣赏的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自然生命体,还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都要尽力释放生命的能量,将最美丽的姿态呈现给多彩的世界。
海燕不屈地翱翔在辽阔的大海上,在跟暴风雨的搏斗中享受洗礼的舒畅 耕耘者辛勤地劳作在贫瘠的土地上,在与烈日的抗衡中享受播种的幸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句。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手法的要求。本段材料的主体是“生命的欢乐”,且依据最后一句中“无论是自然生命体还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可知,前面仿写的句子主体应为与“旅行者”相对的答案。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方法归纳1.研究示例,把握中心。明确要求,就是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例。如果所给例句是一段话或一节诗,就要找出它的中心;如果是一组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句子,就要把握它们各自的主旨或整体所围绕的话题。2.对应已知,把握结构。仿用句式的结构要求往往寓于已知条件即例句或上下文中,作答时必须明确要求仿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句子的结构类型如何。如果是对联,还应弄清句子中的短语类型、词性等。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考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9种修辞格,仿用句式往往与修辞综合考查,考生要抓住例句特征,认真辨析,弄清其修辞格。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不同的语境往往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考生只有认真品味题中给出的语句,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够仿写出与例句语言风格一致的句子。如本题要求“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就需要把握已给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才能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