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岳起,鄂济氏,满州镶白旗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五十六年,迁奉天府尹。前官贪黩,岳起至,屋宇器用遍洗涤之,曰:“勿染其污迹也!”逾年,擢内阁学士,寻出为江西布政使。殚心民事,值水灾,行勘圩堤,落水致疾。诏嘉其勤,许解任养疴。
嘉庆四年,特起授山东布政使。未几,擢江苏巡抚。清介自矢①,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②,禁游船声伎,无事不许宴宾演剧。吴下奢俗为之一变。疏陈漕弊,略曰:“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米数之盈绌,米色之纯杂,竟置不问。旗丁领运,无处不以米为挟制,即无处不以贿为通融。推原其故,沿途之抑勒,由旗丁之有帮费;旗丁之索帮费,由州县之浮收③。除弊当绝其源,严禁浮收,实绝弊源之首。”诏嘉其实心除弊。常州知府胡观澜结交盐政征瑞长随高柏林④,派捐修葺江阴广福寺。岳起疏言观澜、柏林虽罢逐,尚不足服众心,请将钱二万余串责二人分偿,以修苏州官塘桥路。五年,署两江总督。劾南河工员庄刚、刘普等侵渔舞弊,莫云(人名)于任所设店肆运货至工居奇网利,并治如律。八年,入觐,以疾留京,署礼部侍郎。会孝淑皇后奉移山陵⑥,坐会疏措语不经,革职留任。寻命解署职,遂卒。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赐恤如例。无子,诏问其家产,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故事,旗员殁无嗣者产入官。以岳起家清贫,留赡其妻;妻殁,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异数也。妻亦严正,岳起为巡抚时,一日亲往籍毕沅家。暮归,饮酒微醺。妻正色曰:“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之不暇,乃复效彼耶?”岳起谢之。及至京,居无邸舍,
病殁于僧寺,妻纺绩以终。吴民尤思其德,呼曰岳青天,演为歌谣,谓可继汤斌云。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五九)
注:①矢:正直。②驺从:骑士随从。③浮收:超过定额的征收。
④高柏林:盐政官员征瑞的随从。⑤南河工员:修理整治南河工地的官员。
⑥奉移山陵:安葬到山中陵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勘圩堤 行:巡视
B.推原其故 原:原来
C.坐会疏措语不经 坐:因为
D.岳起谢之 谢:道歉
2.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岳起清正廉洁的一组是 ( )
①屋宇器用遍洗涤 ②僮仆仅数人,出屏驺从
③无处不以米为挟制 ④仅屋四间、田七十六亩
⑤官为管业,以为祭扫修坟之资 ⑥居无邸舍,病殁于僧寺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岳起,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年间被提升为内阁学士。任江西政使时尽心于民事,正遇上水灾,工作时落入水中,因而患病。皇帝下诏嘉奖他勤政,允许卸任养病。
B.岳起被提升为江苏巡抚后,吴地奢侈的风俗之一变。他上疏陈述水道运粮的弊端,得到皇帝下诏褒奖。代理两江总督时,他弹劾了一些不法官员。
C.岳起入京朝见皇上,因病留在京城,代理礼部侍郎,被免职后病故。因为岳起没有儿子,皇帝没有按惯例将其财产充公,而是将财产留下赡养他的妻子,这是特殊的待遇。
D.岳起清正廉洁,苏州百姓特别思念他的德操,称他为“岳青天”,后来编成歌谣来赞颂他,说他可以称理上是与汤斌一样的清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京漕积习相因,惟弊是营。
(2)毕公耽于酒色,不保其家,君方畏戒不暇,乃复效彼耶?
1.B(原:推究)
2.D(①厌恶其他贪官这举;③表现旗丁贪污;⑤体现皇帝对岳起的体恤)
3.C(皇帝给岳起特殊的待遇是因为他清廉家贫)
4.(1)在通过水道运粮送信京城的过程中(在通往京城的漕运中)有长期积累下的习惯相传,(有些人)只要能谋求私利就进行舞弊(作弊)。
(2)毕公(毕沅)沉溺于酒色。(所以)不能保住家产(保全全家),你正要担忧警惕他还来不及呢,还要再效仿他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歧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选自《淮南·汜论训》)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劝告
B.社稷危,国家殆 危险
C.子以奸事我者也。 侍奉
D.穆公追而及之歧山之阳 南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赵襄子围于晋阳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B.入多而无怨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唯赫不失君臣之礼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D.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无道 以其无礼于晋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1 ( )
①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②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
③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④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
⑤遍饮而去之 ⑥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4.下面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通过几个具体事例,论述了只要依照百姓的喜恶来劝善禁奸,就能够做到“守约而治广”的道理。
B.赵襄子赏高赫,是为了倡导君臣之礼;齐威王烹无盐令,是为了禁绝臣子以奸事君。赏罚虽异,均利于治。
C.野人盗杀秦穆公的骏马,秦穆公不但不责罚,反而为野人身体考虑而送酒给他们,显示了秦穆公的德泽。
D.齐桓公要征兵打仗,下令有罪在身的人可以交纳钱物代替亲身作战,既使自己大有所获又使百姓没有怨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
②“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
③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1.A(劝:勉励)
2.A(都是介词,表“在”。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C.结构助词“的”;动词,可译为“到达”。D.表目的连词,“用来”;介词,“因为”。)
3.C(①是善赏之举;③是善罚之举;⑤野人盗马,本该罚,却施与恩,因此也是善罚之举。②是善赏之果,非“做法”;④是善罚之果,也非“做法”。⑥与赏罚无关。)
4.D(齐桓公主要缺的是兵器和钱财,而不是士兵,所以不存在让本应参军的人代替亲身作战的问题,并且讼而不胜者也不属于有罪之人)
5.翻译
①考察你的政绩,你辖内的田野荒芜,官府的仓库空虚,监狱里关满了人。
②“吃了骏马的肉如果不立即饮酒,就会伤害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让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
③因此圣人遵循简约的法则却能够办理好许多方面的事务,说的就是这样。
【参考译文】
古代的善于赏赐的人,费财少却可以勉励大众;善于处罚的人,刑法简约而奸人可以禁止;善于给予的人,使用节俭却可以成为大德;善于取得的人,获取多而别人没怨言。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列为首功。左右的人说:“晋阳被围之难中,高赫没有大功,现在却得了头赏,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被围,我们社稷危险,群臣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情,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因此赏赐一人,天下尽忠之臣,没有不愿意忠于他的国君的。这就是赏赐虽少却可以勉励很多为善的人。
齐威王设置大鼎于厅堂之中,一一列举无盐县令的罪状时说:“赞誉你的话一天天传到我的耳朵里,考察你的政绩,田野荒芜,仓库空虚,监狱满满的,你用奸谋来对待我。”于是便把他烹了。齐国从此三十二年间,在道路上没有人拾取丢的东西。这是刑罚少却可以禁止奸邪的例子。
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驾车的一匹马跑丢了,被野人捉住。穆公一直追到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马肉吃。穆公说:“吃了马肉,如果不快点喝些酒的话,有伤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让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过了一年,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发生战斗。晋军包围了穆公的车子,晋大夫梁由靡牵着穆公车的骖马,即将捉住穆公。吃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车下为穆公拼杀。于是战胜了晋军,又俘虏了晋惠公回去。这是给予俭约而能成为大德的例子。
齐桓公将要征伐,武器不够用。下令有重罪的人,出一副硬甲、一个戟;有轻罪的,按照出金分量多少赎罪;打官司不胜的,出十二支箭。百姓都很高兴。于是修治箭矢,冶炼金属为兵器,用来讨伐不义之国,征伐无道之君,于是称霸天下。这是获取多而百姓没有怨言的例子。
因此圣人按照百姓所欢喜的事情,勉励他们做善事;依照百姓所厌恶的禁止奸邪。因此赏赐一个人,天下人民赞誉他,惩罚一人,天下百姓畏惧他。所以最高的赏赐是不虚费钱财,最高的刑罚是不伤害好人。孔子杀了少正卯,鲁国的奸邪就被堵塞了;子产杀了邓析,而郑国的奸诈便被禁止了。用近的来使人知道远的,用小的来使人知道大的。因此圣人持守简约而治理广泛,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相如因持璧却立(后退) 若望仆不相师(希望) 幽于圜墙之中(囚禁) B:其文约,其辞微(浅薄) 争宠丽心害其能(害怕)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C:保民雨王,莫之能御也(治理,统治) 权,然后知轻重(用秤称)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延请)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假使,如果) D:吴楚东南坼(分裂,划分) 宣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吝啬)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突然) 施施从外来,骄萁妻妾(喜悦自得的样子)
下列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望之不似人君 ②身之察察,物之汶汶 ③廉颇曰:“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欲求将军报其父仇,莫能得 ⑤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⑥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宣可使。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⑧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A:①②⑤⑥ B:③④⑧⑦ C:①④⑤③ D:①③④⑤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A:其称文小面其指极大/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黉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离骚”者,犹离忧也/盖亦反其本矣 C:辞决而行/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亡走赵,赵不皮 D:秦王恐其破璧,召有司案图/直上载公子上坐/刑于寡妻
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的 (1)求人可使报秦者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乃设九宾礼于廷 (5)是乃仁术也 (6)盖文王拘两演《周易》 (7)惟奕秋之为听 (8)大王见臣列观 (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0)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11)无兄弟之亲 (12)君乃亡赵走燕 (13)诗云:“他人有心,予圣寸度之。”——夫子之谓也。
A:(1)(2)/(3)(6)/(4)(8)(11)(12)/(5)(10)/(7)(9)(13) B:(1)(7)(11)/(2)(4)(9)/(3)(6)/(5)(8)(10)(12)/(13) C:(1)(11)/(2)(4)/(3)(6)(10)/(5)/(7)(9)(13)/(8)(12) D:(1)(7)/(2)(4)(9)/(3)(8)(11)/(5)(6)(l0)(12)/(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词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乏意 ②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B:①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②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C: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②璧有瑕,请指示于王 D: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②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下列加点的字均有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秦御史前书曰 ③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削 ④其后楚日以削 ⑤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⑥群臣怪之 ⑦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⑧秦王恐其破璧 ⑨且庸人尚羞之 ⑩今王鼓乐于此
A:①⑩/②④/③⑦/⑤⑥⑧⑨ B:①/②⑦⑩/③/④/⑤⑥/⑥⑨ C:①②⑩/③④⑦/⑤/⑥⑨/⑨ D:①②⑩/③④/⑤⑥③/⑦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安鳌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予能急人之圆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臣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俗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予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鹈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予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予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两端:两头,指两可之势。
B.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生:单独生存。
C.今有难,无他端,丽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办法。
D.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资:出钱悬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磬夫人/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B.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C.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予纵轻胜,弃之降秦
D.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3.下列句子分别为四组,最能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 )
①公子患之,数清魏王 ②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⑧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弓|车还闽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圈”豹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阉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的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5.翻译下面语句
(1)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
(2)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D(资:储蓄,积蓄)
2—4:BAB
5.(1)我并不是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世俗流行的乐曲罢了。
(2)可是,这番话只能说绘有见识的人听,对俗人就难说了。
(3)屈平痴心怀王耳听是非不清,谗言和谄媚遮蔽了君王的眼睛,邪恶了不正直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三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