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
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林的学生的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的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林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林很受伤。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3分)
(2) 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
(1)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示例一:对贫困学生的扶助要考虑到其自尊心。如果在给贫困生物质帮助的同时却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扶助会给贫困学生的内心留下阴影。科大的做法不仅是一种关爱,更体现了一种尊重。
示例二:贫困生应有平常心。作为受助学生,经济上的贫穷并不等于地位的低贱,面对他人善意的关怀与捐助,应有一颗平常心,坦然地接受,而不应有自卑心理。
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5分)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 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刘乐会终于获救。当奥运会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不超过10个字)(2分)
论据:□□□□□□□□□□□□□□□□□□□□□□□□□□□□□□□□□□□□□□□□□□□□□□□□□□□□□□□(不超过50个字)(3分)
示例:论点:信心能创造奇迹。论据:四川大地震中,乐刘会被埋在废墟中72个小时。她坚信会有人来救援,并一直坚持到获救。
解析:
考查压缩语段。素材是关于地震的热点话题。尽管新闻要求用事实讲话,最忌讳的是作者直接主观评论。但事实的报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的倾向。文中多次出现了“信心”、“坚信、”、“坚持”、“坚定的信心”等词语,可见刘乐会获救的原因主要是信念坚定。故事概括成一句话事实论据应当不难
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采 莲 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
镜头四: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啊!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
解析:
此题很有新意。将诗歌的扩写与句子的扩展结合起来。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炼,内容上跳跃性大,考生要充分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丰富细节。这个“丰富”不得违背诗歌的意旨
阅读下面的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在一份声明中称:“欧盟23日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这一决定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
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柯克表示,美国也于23日就这一问题向WTO“坚持我们的利益,这样美国工业生厂商才能获取公平竞争的环境,更多的美国工人能重返岗位”。柯克称:“中国是全球稀有金属的供应国,有权使用这些原料对美国工业生产商而言至关重要。”
此前,美国和欧盟未能说服中国削减出口关税并提高锌、锡、钨和黄磷等原材料。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2字)
从准确表达的角度看这段新闻材料,在第一段的表达中有一处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小题1】 欧美就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向WTO提起诉讼;
或者是:欧美提请WTO审查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问题。
【小题2】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在一份声明中称:“欧盟23日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认为中国这一决定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
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在一份声明中称:“欧盟23日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认为中方这一决定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
解析:
第一小题,所谓材料是一则新闻,这则新闻包含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欧盟23日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这一决定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一个层次是美国贸易代表就这一问题向WTO“坚持我们的利益,这样美国工业生厂商才能获取公平竞争的环境,更多的美国工人能重返岗位”。这些信息的内容可以通过抓住记叙的要素来进行整合。人物这里包含两个:欧盟和美国;时间是:23日;地点材料中没有涉及;事件可以概括为: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在字数要求的情况下,把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要去掉一些修饰词语,以及时间要素,这样答案可以概括为:欧美就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向WTO提起诉讼;或者是“欧美提请WTO审查中国限制出口稀有金属问题。
第二小题,第一段中的“欧盟23日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这一决定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这个短语中有一个代词“这”,而这个“这”字所指代的内容并不明确:既可以指“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这一决定,也可以指“欧盟23日提请WTO审查有关中国限制出口几种主要的稀有金属问题”这一决定。所以要是句子表达准确严密,就必须明确“这“的指代内容,根据文意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欧盟是在指责中方,所以在修改时可在”这“的前面加上”“认为中方”或者“认为中国”,就可以了。
筛选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
新浪科技讯:近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撒哈拉沙漠中发掘到一个有着16英尺翼展的能够飞翔的爬行类动物化石,并将其确定为翼龙的一个新物种。
科学家是在尼日尔一条远古河流沉积物中的白垩纪岩石中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化石。到目前为止,已发掘出一个翅膀主体和一个长满细小牙齿的剪刀式的利喙。
科学家尚未对这个新物种进行命名。他们表示,这只非洲恐龙属于翼龙的一个物种,生活于1.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白垩纪是恐龙生活的最后一个纪。
翼龙大约在2.15亿年前的三叠纪开始出现,1.5亿年前处于繁荣时期,直到白垩纪末期走向灭绝。翼龙化石,最早在1700年被发现,当时被误认为是海生物,以至于在化石的妥善保存问题上存在着严重不足。
关键词:
发掘或发现 翼龙 新物种 化石或动物化石、爬行类动物化石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6分)
国际数学大师、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近日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国内疯狂的奥数热。他说,很多小孩子拚了命为念奥数,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因为家长的要求甚至是强迫,其他学科就不去学了,一心对付比赛,中国名校就抢着要这批拿了金牌的保送生。他举了个例子,他曾带一个年轻的博士后,此人少负天才美誉,12岁进大学,20岁博士毕业,后来成为他的博士后,第一年做得不错,第二年就进了精神病院。
请分析上面材料反映的情况,针对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用概括性的语言拟两条建设性的意见。(每条不超过30字)
1.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应该采用逼迫的方法。
2.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之具有承受压力、不怕困难的心理。
3.大学招生不能只盯着奥赛金牌,应该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科要均衡发展,不可偏废。
用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
的恒星,它的形成通史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70—5240,其罕见之
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要点: ▲ 。
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解析:
要点,内容的主要之点。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忠告作家,绝对不要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阿·托尔斯泰则再三强调:作品要写得好,一定要写自己愿意写的东西。非常正确!但是要补充:作家的兴趣是什么,意愿是什么。因为归根到底,作家的作品不是写给自己看的,必须想到它对读者的影响。严肃的责任感对作家是同样重要的。
作家 、作品、兴趣(或者意愿)、责任感(每点1分)
解析:
无
阅读下面文字,做文后题目。
新华社上海4月23日电 上海青年人文经典读书办公室2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上海白领将阅读视作自己的兴趣,但是仅有一成多的白领每天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一半受访者习惯网络阅读,基本停留在“浅阅读”层面。
在此次调查中,六成左右的上海白领将阅读视作自己的兴趣,而表示不喜欢阅读的仅有两成。白领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和信息,持这一观点的占全部受访者的48.2%,另有25.7%和25.2%的白领分别出于工作需要和休闲娱乐而选择阅读。
工作繁忙是白领的一大特点,忙碌的工作压缩了白领们宝贵的阅读时间。在受访的白领青年中,仅有12.4%的人每天阅读超过一个小时,超过半小时不足一小时的有16.8%,而不足半小时的占到了24.2%,其余的则基本没有阅读习惯。
随着网络的普及,白领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阅读,首选网络阅读的占到了52.2%。互联网的兴起还直接冲击了白领的阅读消费习惯,83.3%的白领平均每月购书支出不足100元,其中不足30元的有15.2%。此外,报纸、杂志等纸媒因价格便宜、购买方便等也受到白领的青睐。
调查报告指出,阅读时间过短,以及通过网络、报纸和杂志的阅读,基本都是一种“浅阅读”,对于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作用比较有限。与之相对,阅读图书是一种“深阅读”,需要较多时间投入。遗憾的是,大多数白领因为工作忙碌而放弃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不超过16个字)
不少白领青年爱读书但停留于“浅阅读”(3分)
解析:
无
从下面的热点话题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续写句子,使其准确、鲜明,40字以内。
(1)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2)哥本哈根协议 (3)诈捐门 (4)“被”字当选2009汉语第一字 (5)钓鱼执法。
(只写序号)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 (20字以内),忧的是 (20字以内)。
(1)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它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忧的是如何防止它成为教育腐败新平台。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