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这则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
有关人士指出,诺贝尔奖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心痛,我们呼唤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呼唤不到?这涉及到高中文理分科,文理分科实际上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因为过早的文理分科以后,理科的学生不再学历史、学地理、不再和伟大的思想家对话,那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有问题,对中国问题、对人类问题、对民族文化的关系、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就会很少关注。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早文理分科会导致理科人文情怀缺失。(2分)
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项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概括本题的内容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提取主要信息。文段一共由5句话(数句号)组成:第1句讲什么叫激光造雨;第2句讲激光造雨的工作原理;第3句承2句进行类比;第4句讲激光造雨的好处——清洁;第5句说明此技术的所处研究阶段。
第二步:看清题干要求,再区分主次信息。通读文段可以明白,说明对象是激光造雨。分别从造雨原理、好处、研究现状进行说明。其中第3句是主要信息,它的作用是进一步解释第2句。
第三步:按字数要求选择恰当句式整合答案。本是采用“××对象的××”式句式进行归纳,不要求展开。
考生对于概括型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对文段的解读不清晰,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区分不明确,常常导致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乱写一通,要么概括不全而丢失要点。所以,考生首先要头脑清晰,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提炼每句话的中心要点,弄通前后句的关系,明确整个文段的说明对象与层次关系。再择其要点进行归纳。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神七航天员出舱全过程。要求语言连贯,不出现具体时间和数据。(不超过70字)
下午一点三十三分,神舟七号返回舱门关闭,航天员出舱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开始。随后翟志刚和刘伯明两人开始穿舱外航天服,三点二十左右,两人全副武装,其中担任出舱任务的翟志刚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刘伯明则身着俄制“海鹰”舱外航天服,三点四十,两人将舱外航天服逐步加压,而轨道舱则慢慢泄压,直至逐步接近真空状态。四点十六分,轨道舱第一次泄压完毕,舱内气压由一个标准大气压降至七十千帕,当舱内气压降至两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四点三十三分,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打开轨道舱门,按程序启动出舱。”四点三十三分二十四秒,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在刘伯明的帮助下,翟志刚一只手固定身体,一只手将轨道舱门解锁,缓缓打开舱门,整个开门过程持续十多分钟,翟志铡开始出舱进入太空,他向地面报告:“神舟七号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候”。四点四十五分十七秒,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了。
关闭返回舱门,(1分)穿舱外航天服,(1分)将舱外航天服逐步加压,轨道舱则慢慢泄压(1分),轨道舱泄压完毕,(1分)轨道舱门解锁,打开舱门,出舱进入太空(1分)
解析:
无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新贫族下定义,不超过70字。
①新贫族是近年来在城市里出现的一个新兴的人群,又被戏称为“拿高薪的穷人”。
②所谓“贫”是指他们挣得不少花得更多,有钱时挥金如土,没钱时便一贫如洗。
③他们消费的热情最强劲,消费的理念最前卫,消费的方式最COOL。
④这些人大多在26—35岁之间,大多生活在写字楼里,他们领导着市场的新潮流。
新贫族是由在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构成的拥有最强劲消费热情、最前卫消费理念和最COOL消费方式,挣得多花得更多的领导市场新潮流的城市新兴人群。(“新贫族”是领导市场新潮流的“新兴人群”是“整合”的主干1分,共5点,每2点1分,顺序错扣1分,有语病扣1分)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压缩语段、变换句式。其难度、信度、区分度设计的非常合理。
一、思路点拨
通读试题,根据题干的要求,首先对各句做初步压缩,其次按照下定义的一般形式设计或者选择一个基准句,这个基准句当然要是一个单句,最后把各个短句这压缩出来的内容变换成相应的定语或状语并放在基准句中做合理的修饰成分。
二、压缩提炼
①句可以压缩提炼出这样的信息:新贫族是城市里的新兴人群。而第二个分句是附属引申的性质,可以删除。
②句表示新贫族的特征:挣得不少花得更多。其它都是附属性质的,可以删除。
③句表示新贫族的观点和理念方面的特征。但必须压缩,使之能以短语的形式充当基准句里的定语。
④句表示新贫族的两个特征。其一经压缩后是生活在写字楼的年轻人群。其二是领导市场新潮流。
三、确定基准句,安排定语顺序。
根据下定义的性质,基准句是“新贫族是城市里的新兴人群。”其它三句中的四个要点分别转换成相应的定语。但必须安排好多层定语的顺序,其依据是语法要求和一般逻辑事理。先用介宾结构引入对象,再表示对象的特征(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性短语)。
四、综上分析,按照字数要求,加以简练润色就可以得出比较理想的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要求不超过25字。
伊利诺斯大学心理专家约翰·休斯曾做试验,在给自己的病人播放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鸣奏曲》时惊奇地发现,在36名病人中有29人的症状得到了减轻。与此同时,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乐做过试验,但最后证明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对他的病人具有持续、明显的效果。休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莫扎特音乐重复的频率。休斯说:“他的音乐比较简单,总是让某一旋律多次重复出现,而且是以我们大脑比较喜欢的模式重复。”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乐神奇效果的奥秘所在。
心理病人听莫扎特音乐能平复情绪
解析:
略
阅读下面文字,从中找出能概括《寒江独钓图》主要特点的三个词语。
我在那幅《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想起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世界,玩味透彻了。原来,画中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那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的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温热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国画中的留白。
枯寂、留白、活力(评分建议:枯寂、活力,各1分;留白,2分。)
解析:
略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国务院决定,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这是继2008年5月19日—21日为汶川地震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之后,又一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普通公民设立的全国哀悼日。
____经常说一句话,就是“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在不幸的大灾面前,一些罹难者不幸去世,国家以降半旗志哀,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这样最庄严的举哀方式来向普通公民表达最高的敬意,让这些逝者带着尊严安息;同时也是对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感动和心灵上的洗礼。这一举动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人道精神和尊重生命的终极关怀。
设立全国哀悼日(2分)是对普通公民(人民)生命价值的尊重(或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人道精神;或是“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2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四个短语概括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团体订票的主要过程。
铁路工作人员事先将用于团体订票的临时客车车票计划输入订票系统,然后分别使用16台电脑对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逐一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电脑界面将只显示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内容,包括申报批次、乘车日期、乘车站、到站、数量等,而企业代码、企业名称等企业自身的资料则全部屏蔽,工作人员无法知道正在安排的订票计划是哪家企业申报的,类似于高考阅卷,因而避免了个人作弊行为,最后安排计划。
①输入计划(或:输入用于团体订票的临时客车车票计划、输入车票计划)
②审核计划(或:审核、审核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审核订票计划、审核订票中报)
③屏蔽资料(或:屏蔽企业自身的资料、屏蔽企业资料)
④安排计划。
(4分,每点1分)
解析:
无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从国际背景看,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影响,以股票、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下跌。因为股票与房地产市场的下挫,全球范围内规模巨大的热钱把投机重点转到石油粮食上,导致石油和粮食这两项影响人类衣食住行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从国内看,今年我国夏粮丰收后,粮价继续在低价位徘徊,同国际市场的价差加大。与此同时,我国蔬菜、猪肉及许多材料的价格都在上涨,唯有粮食价格没有明显上涨。我国现有的粮食价格体系一旦“失守”,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 不符合这段文字思想的是( )。
A:国内外市场的粮食价差及其扩大,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潜在因素 B: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粮食安全形成了威胁 C:国际热钱窥视中国粮食市场,将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D:大幅度提高国内粮食价格,缩小国内外价差,是我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策略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们需要坚决维护若无理由便没有权力毁灭其他生命这样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否则,将有可能打开滥捕和残害自然生命的大门。一个偷猎者丧命于野生动物,人们为他叹息;但如果他声称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打死了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人们仍然不能让他逃脱法律的惩罚。 对上面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不维护对待自然生命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就会滥捕和残害自然生命 B:一个偷猎者有武器而不用,丧命于野生动物是可惜的 C:作者认为野生动物是应该受到保护的,而偷猎者的丧命是咎由自取,不值一提的 D:为了维护对待自然生命的道德和法律底线,惩罚声称为维护自己而打死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的偷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