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不超过20个字)概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②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③这颗恒星被编为HE0107—5240。④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解析:

根据新闻类信息筛选须关注开头的规律,阅读语段,可发现这则新闻开门见山第①句就点明了“消息报道对象”——“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同时还陈述了“报道的事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恒星”。中间②③句是第①句内容的具体化,属次要信息,可忽略。而结尾第④句补充的“罕见之处”(迄今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则是该条新闻的价值所在,要保留。合并首尾句主要信息,可拟出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人工降雨形成过程的四个重要词语。

一家瑞士公司采用新技术,在阿联酋东部地区制造了超过50场暴风雨。为制造人工降雨,这家公司建造了五个用以生成带负电荷粒子的电离装置,这种外形就像钢柱上的灯罩似的装置可以电离生成大量带负电荷的粒子。每个电离装置配备了20台发射器,可以将数万亿个催化云形成的带负电荷粒子发射到高空,它们被送上高空与阳光照射地面释放热量生成的气团汇合。带负电荷的粒子具有吸附尘埃微粒的天生本领,一旦到达生成云的合适高度,带负电荷的粒子将吸引空气中漂浮的水分子,令其在自己周围凝结。只要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气,就会产生数十亿个水滴并形成云雨。

(根据新浪科技 2011年1月4日相关消息改编)

电离(或电离生成)   发射(或送上高空)   汇合    凝结


解析:

下面是一幅在昆明大观楼前对联,顺序已乱,请加以调整。

①五百里滇池 ②叹滚滚英雄何在 ③披襟岸帻 ④数千里往事

⑤奔来眼底 ⑥ 把酒凌虚 ⑦注到心头 ⑧喜茫茫空阔无边

上联: 下联:

(2分)上联:①⑤③⑧  下联:④⑦⑥②


解析:

简要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说明的构造成语的美学基本要求,不超过25字。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成语往往四个字或者三个字一句,如“置之度外”“想当然”。字数多的极少,如“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语句式整齐,如“稗官野史”微言大义又“轻描淡写”“树碑立传”“面黄肌瘦”。至于“前呼后拥”“千军万马”“山清水秀”,平平仄仄,就是好听。四字成语里面很少有违背这个规矩的。唯一“不正经”的一句成语,就是“乱七八糟”,因为按照美学应该是“乱七糟八”,或者“七乱八糟”,结果它就偏偏是“乱七八糟”,所以就乱七八糟。

构造成语的美学基本要求是简洁、整齐(或“对称”)和富于音乐性(或“音韵和谐”“ 铿锵”“抑扬”)。


解析:

( “构造成语的美学基本要求”1分,“简洁”“整齐”“ 富于音乐性”各1分)

点评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流畅,30字以内。

(新华网长春11月10日电)11月5日,吉林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吉林省立即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启动为期45天的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目前,已有部分商场因存在严重隐患被查封。

观点一:亡羊补牢未为晚。消防安全大检查能消除火灾隐患,避免悲剧重演。

观点二:未雨绸缪更重要。检查工作应在悲剧发生之前进行。


解析:

观点明确2分,结合材料有简短评论2分,30字之内1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读过因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B:在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除代沟,关键是父母要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C:我怀着真诚的希望播种,这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 D:每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每一位诗人的诗篇,过一段时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并在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杯具”,较易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

(1)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中国青年报》)

(2)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南方都市报》)

“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但自2009年10月以来,“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

请你从积极的角度对“杯具”一词的使用进行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戏谑的味道比较强,“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强有力的消解。②“杯具”反映的是一种自嘲而积极的双面人生态度。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排遣提供了极好的渠道。(自嘲或积极答出一点即可)③它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娱乐和乐观精神,成为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语言手段。(


解析:

第1点必须回答,2、3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每点3分。)

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做题。

这是特别的时刻,12月15日上午9时,海峡两岸直接通邮仪式,在首都机场北京航空邮件交换站举行,两岸全面、直接双向通邮正式启动。

过去,一封台北寄向北京的平信,需辗转三地,经五至七天才能送达,两岸直接通邮后,邮寄时间预计可缩短两天。

(1)用生动的文学语言拟一个标题,用上一种修辞手法。(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平实直白的语言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此鸿雁不辗转    (2)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邮


解析: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小燕所在的班级中“酷毙”、“哇噻”等词流行起来,她也觉得喊得很“爽”。不久,班里的同学开始使用“酱紫”、“GF”(女朋友)、“PMP”(拍马屁)等词语,起先她听得一头雾水,不知同学是从何处学会这种语言的,但很快也就学会娴熟运用这些词语。小学生们说他们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话语交流,认为使用一些有趣的Q言Q语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简单明了,表达直接。

材料二: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一次,一个学生通过QQ给她发了条信息“酱紫,偶要稀饭,陈老师,88”。看到天书一样的网络语言,陈老师上网有意识的去接触网络语言。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了解,她感觉到,在小学阶段,网络语言应加以控制,不然,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答: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体现出的问题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答:

(1)在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问题上,老师和孩子各执一词。

(2)我赞成老师的观点: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应该加以控制。

A小学是基础阶段,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非常重要,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小学生缺乏判断力。

B网络语言频繁使用,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符号,在写作中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一些词语、成语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C网络语言爱使用怪字、替代字,让学生错误地以为语言就是如此简单,不会用心地去揣摩语言的表达。


解析:

(1)3分,答案需体现:小学生、各执一词或意见相反。

(2)2分,必须有观点。

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要求写一段文字。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认真理解这段话表达的情感,写一段描写“母亲来找我,又悄悄转身回去”的情景。要求:⑴借鉴《背影》中“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表达一种毫不张扬而又深深的母爱。

⑵合理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⑶不少于200字。


解析:

提示:如果不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则给5分;没有运用两种以上的人物描写方法,则8分以下;没有表达出母爱这一主题,则8分以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