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第10期《内参消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抽样调查的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86.8%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2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40以上的失业人口较少;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8.4%;失业人口中,3人户、4人户、5人户以上所占比重分别为42.5%、20.4%和20.2%;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3.3%的人正在接受培训,29.7%的人准备参加培训。
。(不超过40字)
北京失业人口四多一少:青壮年多,男性多,3口之家多,想求职的多;愿培训的少。
解析:
无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三国演义》是明初罗贯中的历史演义小说,它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为那个群雄逐鹿的动荡时代提供了全景式的历史图卷,创造了数以百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B: 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初罗贯中 D: 《三国演义》塑造了很多人物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现代科技的杰出成就创造了发达的医学,延长了人的平均寿命,同时降低了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处于冷战状态,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少数国家很晚以来才提出计划生育政策,这诸多因素给人类造成了一个稳定生育的时代。世界人口以每年8,700万的速度增加,1960年世界人口30亿,1974年达40亿,1986年达50亿,预计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64亿。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现代科学技术延长了人的寿命并降低了婴儿死亡率 B: 人口的无节制增长是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C: 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稳定生育时代导致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 D: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中,虽然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仁、义、理、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它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可以说,仁、义、理、智就是“中国四德”,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族精神。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个多元化体系 B: 仁、义、礼、智的主体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于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 C: 在四德当中,“仁”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和基础 D: “中国四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陆分布、资源贮存等)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表现出的巨大地理差异性,因而各种因素在某一地区的不同组合对人口分布所提供的条件就大不一样。现在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所施加的种种影响造成的。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在各地区表现有诸多差异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因素为人口分布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C: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皆因自然地理环境之差异 D: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各地的人口分布状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目前,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已经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据统计,去年内地与香港的贸易额达9500多亿港元;时下有80%的香港公司在内地有投资,金额超过内地吸引外资总数的60%;此外,内地在香港的投资额也超过了400亿美元。由于香港与内地经济在结构上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因此可以断言,“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达到密切相融的程度 B: 香港在内地有大量投资 C: 香港在内地的投资额在内地引进资总额占相当高的比例 D: 预计将来香港与内地经贸往来进一步加强的前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绿色消费。(不超过30字)
3月10日上午,近千家商贸单位举行了倡导绿色消费的活动。绿色消费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消费。它倡导适度消费,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为和过程,既崇尚自然、保护生态,又反对攀比和炫耀,尤其是过度消费。
绿色消费是
(4分)一种以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新型消费行为”四个要点各1分)
解析:
无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发挥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求异思维( )。
A: 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揭示 B: 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C: 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 是一种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
仿照下文续写一个与之呼应的结尾,使之成为一则完整的寓言,并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不超过15字)
秋天来了,场上堆满金色的谷粒。一只麻雀站在上面,骄傲地夸耀:“看我多么富有。”
续写:寓意:
示例: 秋天过去了,场上的谷粒被收进了粮仓,什么也没有了,麻雀只得无可奈飞走了。((3分) (续写中时间、谷粒、麻雀三处的呼应点各占1分)寓意示例:(2分)无资本的夸耀是自欺欺人。脚踏实地的劳作胜似空洞的炫耀。(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略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常根据其特点以动物之名名之,比如变色龙,指的是见风使舵的人;糊涂虫,指的是不明事理的人。下面的各种称呼指的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每条答案不得超过8个字。(4分,任选两个作答)
(1)孺子牛(2)癞蛤蟆(3)中山狼(4)应声虫(5)替罪羊
(1)兢兢业业的人 (2)痴心妄想的人 (3)恩将仇报的人 (4)随声附和的人 (5)代人受过的人
解析:
略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