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分类 | 最高价 | 最低价 |
预赛门票 | 300元 | 30元 |
决赛门票 | 1000元 | 60元 |
开幕式门票 | 5000元 | 200元 |
闭幕式门票 | 3000元 | 150元 |
特殊定价门票 | 鼓励中国青少年到现场观看比赛。预赛票价为5元,决赛票价为10元。这部分门票约占可售票总量的14%. |
(1)门票价格虽然差距较大,但设置有层次,相对合理,让普通民众观看奥运会成为一件可望又可即的事情;(2)对青少年实行特价政策,最大限度地为中国公众观看奥运会提供了机会,可以让最广泛的公众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和精神;(3)票务计划符合中国公众的收入水平,反映了我国的国情。(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是个表文转换题,但是题目要求较高。需要综合分析表格,然后结合题干的提示方能正确理解命题意图,做出准确回答。
根据下面内容,用不超过30年字为“水俣病”下一个定义。
1953年日本雄本县水俣湾附近出现了一种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性疾病:有的患者出现痉挛、麻痹,意识模糊并很快死亡;有的患者肢端麻木,运动失调,话语不清;有的患者痴呆,傻笑……经过长期反复调查,直到1963年,一些学者从水俣氮肥厂排出的汞渣和水俣湾的鱼贝类中,分离出了一种含汞化合物,才初步弄清了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含汞化合物的鱼贝所造成的。这些鱼贝生活的水域遭到了化工厂废水废渣的污染。
答:
水俣病是一种因长期食入含汞化合物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性疾病。
解析:
抓住“中枢神经性疾病”和“ 水俣病是人们长期食用含汞化合物的鱼贝所造成的”进行压缩。
阅读下段文字,集中给人物龚教授作一段外貌描写,写出他躺在病床上的样子。(答案限100字内)
临终关怀(小小说)
病危通知已经下过两回了,家属也早已把病人的后事准备妥帖,可龚先生依然顽强地昏迷着。
几度清醒的时刻都很短暂。插在鼻子里和臂弯处的输氧输液的管子限制了他的自由——事实上,即使没有管子的限制,他也无力移动他的失去了感觉的躯体——他那微微睁开的疲惫已极的目光,一度曾经瞥见过窗外的落雪,于是那目光忽地一闪,显示他最后的渴望。他是多么希望能走到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去吸一口那凛冽而又清新的空气啊。
……
他躺在那里,鼻子里和臂弯处分别插着输氧和输液的管子。他的脸很瘦,胡子拉碴的,像一张黄表纸,眼睛呈紫黑色。他已无力移动自己失去了感觉的躯体,要睁一下眼睛也需要“努力”才行。
解析:
应抓住长期病魔折磨下的患者的消瘦、枯槁、憔悴和眼光的黯淡等这些外貌特征来写。
给下面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5字。
新华社2005年1月22日: 一部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连环画《张謇》成为2005年张謇诞生152周年纪念会上的一份厚礼。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张謇生平搬上画面的作品,也是江苏第一部大型历史名人连环画。在卡通大行其道的今天,这部大型连环画显示了作者非凡的勇气和相当深厚的创作功力。《张謇》由600多幅线描连环画构成,分《大魁天下》, 《状元实业》、《拥护共和》、《浩气长存》四卷,第一卷已出版发行,第二,第三卷已付梓,第四卷也即将完稿。它的作者是下岗后重操画笔的原海门钢厂工人郁异人。《张謇》系列连环画的问世,必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史册,鼓励和激励人们继往开来,奋发图强。
江苏第一部大型历史名人连环画《张謇》出版
解析:
(答案要领:包含对象、事件,结果三要素)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现在各国都已认识到,人口受到较高程度的教育,可以学到更多知识,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可以采用更好的技术,美国1929年—1992年间人均CDP的增长中,25%可由受教育年限的增长来解释。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地的经济增长,教育起了无可怀疑的作用。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知识更新问题。前苏联人民虽然受到较高程度的教育,识字率几子达100%,但因前苏联对外国投资、外国协作与创新实施严格的限制,待到可以从世界其他地区获得新信息时,其劳动力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且劳动 者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其结果是前苏联的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知识差距导致贫富差距。
解析:
( 这段文字列举了大量数字 , 其用意就在于阐明贫富差距的原因就是知识的差距这一观点 )
就“21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危机与希望的世纪”一句话进行扩写,限50字以上。
答:
21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危机与希望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增加三大难题的挑战,但科学、民主、发展的大趋势又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解析:
要围绕“危机”与“希望”合理阐述。
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国文化的谈话,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个字)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
(参考)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的观点持怀疑态度。
解析:
弄清“此”这一指示代词的内涵就可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以 “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扩展一段话。
(1)一枚枚火红的枫叶,向人们宣告着秋的到来。异乡的秋,让我想起家的温暖。那橙黄的色彩,就象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般醇香。蓝蓝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显得空旷旷的,就象我那漂泊的心找不到家的温暖。一阵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的落下来。或许我就是那黄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离根很远的地方。可又有谁知道,我对“根”那绵绵无尽期的思念呢?
(2)秋天到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花草树木脱去了浓浓的青装,换上了深黄色的外套。在路旁,一片片叶子被秋风无情的扫落,落叶给大地铺上一层黄色的地毯。此时,我心理有点惆怅,这惆怅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惆怅表露了一个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唱起了家乡的歌谣,歌声伴着落叶在风中飘荡。
解析:
这种类型的扩展,关键在于对扩展要求中所蕴涵的隐蔽信息的捕捉、挖掘,题目中明确的信息有:
(1)“秋天·思乡”决定语段的抒情氛围;
(2)“色彩”明确了描述的特定对象的特征;
(3)运用的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社会公信力”。(不超过45个字)
“民无信不立”,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如此。国家机关或社会各种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考虑其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公益性,考虑公民的心理因素和利益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让民众满意。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公信力是 ▲
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1分)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中(1分)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影响能力(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筛选关键词的考题首先应该从语法角度对句子加以分析,提取核心成分,然后再压缩成关键词。本题则采用下定义形式,既有信息采集的要求,也有语句组织的考查。
下面的文字说明了煤的间接液化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不超过空格规定的字数)(6分)
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这里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
①
②
③
①制取原料气;②进行催化反应;③提质(深度)加工。
解析:
①制取原料气;②进行催化反应;③提质(深度)加工。(写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答全给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