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9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兼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说: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渍坝事故的根本原因一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不落实,二是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不重视,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作风不实。

山西渍坝事故根本原因确定。


解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据新闻午报报道,今年我市选择复读的考生中,很多都是高考的线上生,其中不乏500分以上因名校情结“主动落榜”的。市教育考试院最新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600多名线上生撤销志愿,选择复读。昨天,记者从东方网高考论坛上看到,“高分复读”已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我市自强进修学院院长雷慧告诉记者,高分复读的考生大多都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因几分之差与多年的梦想失之交臂难免心有不甘。还有一部分考生出于攀比、从众心理,认为不考进名校没面子。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1)我市六百余名高考生为上名校“主动落榜”

  (2)示例一:

  为追求梦想而复读并没有什么不可。人生的目标不能轻易放弃,如果仅因一次失败就放弃梦想,那么将来又该如何去面对新的挑战呢?另外,也没有谁规定线上生就不能复读。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要不要复读,考生的自主选择应当得到尊重。

    示例二:

  自动落榜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高考成绩受很多因素影响,复读还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来年未必就一定能考上名校。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能力而不在学历,只要自己努力,不上名校也能创造辉煌人生,何必浪费宝贵的青春时光去复读呢?


解析: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机关、家庭、个人的生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然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不同。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着全面信息化的方向前进。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这使得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更为复杂,不能照搬西方提出的发展模式。

□□□□□□□□□□□□□□□□□□□□□□□□□

从国情出发,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解析:

(3分)   答出“从国情出发”给1分,答出“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给2分。如答“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西方”给2分

用“……使……”这种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25个字)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将使世界作物减产。


解析:

采分点:答出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句式符合要求(……使……);字数不超过25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5字)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结果第一组的学习成绩最好,第三组最差。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学习者及时知道自己学习成绩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或者: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及时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解析:

解题时首先划出要点,如“第一组每天告知”“第二组每周告知”“第三组不告知”;接着概括结论,概括时不能遗漏了关键词“及时”。

小阅读语段训练:阅读下面语段,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结合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神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

A: 阿克塞尔和巴克所描述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B: 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 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 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请为下面的报道似一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德国《世界报》2月1日报道德国汉诺威大学中国中心的负责人格德克目前正在筹划一项文化领域的重要举措:最迟到2007年4月中旬,他那里将开设下萨克森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这也将是继柏林、埃郎根和杜塞尔多夫的孔子学院之后中国在德州开设的第四所孔子学院。中国希望借助这个项目在外国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并加强中德两国的合作。

据悉,在今后5年内,全国将建立200所孔子学院。“感兴趣的人可以在那里上语言班或接受成为中文教师的培训”,格德克解释说。为此孔子学院会举办许多介绍中国艺术和国情的活动。

标题为:

中国将在德开设第四所孔子学院(4分)


解析:

标题是新闻的内容指要,以凝炼、醒目的语言概括全文要旨。

新闻的标题包括正题,引题,副题。正标题是新闻的核心,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结果。引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副题一般用来揭示新闻的事实结果,交代内容提要。

如果只写标题,就是一句话新闻。如果写正、副标题,正标题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概括,而副标题则为具体内容。如:

三球击败东道主

——中国足球队取得第二次胜利

给下面的新闻拟定一条标题。(不超过20字)

日前,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传出喜讯,中科院动物所与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异种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首次培植成功,这是世界上最早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

1997年3月,中科院动物所陈大元教授首先提出“异种克隆大熊猫”的设想,就是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植入另一种动物的成熟的卵细胞内。但哺乳动物的异种克隆在国内外尚未有成功先例。1998年10月11日,陈大元教授的研究小组从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选择了一只年轻的雌性大熊猫,从它身上取下血液和乳腺等部位细胞,经过培养将其植入去掉细胞核的兔子卵细胞内。半年后,第一批早期胚胎终于问世。目前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是:为早期胚胎选择一种什么动物可以成为合适的“寄母”。

(1)我国首次培植成功异种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2)异种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在福州首次培植成功。


解析:

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新闻标题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新闻标题中的最核心部分,即发生了什么。即文段中的“异种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首次培植成功,这是世界上最早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抓住了这一信息,也就很容易写出标题了。一般的新闻的标题要在文段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等关键句上下功夫。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简要概括重庆的特点。(15字以内)

重庆依山傍水,两江合抱,长江和嘉陵江日夜流淌。重庆最有名的天气景观是大雾。每逢大雾天气,重庆城里的各种车辆好象行驶在晃荡的牛奶里,整个城市被淹没,要沉沦似的。重庆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城市,它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来自鲜明的重庆人。有人说重庆人热情耿直,敢作敢为;有人说重庆人缺乏理性,显得鲁莽。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那就起重庆人吃软不吃硬。这又说明表面上火爆的重庆人其实是很善良、很容易让步。

依山傍水多大雾,人火爆而善良。


解析: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中写出四个关键词。

最近几年,农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地膜、农药污染。农村大量推广地膜技术,废旧地膜不能及时清除,散落田间,导致白色污染。农民喷施农药后,农药瓶随手乱扔到水沟、机井里,导致水体污染。二是粮食、蔬果污染。现在农村白血病、心血管病等各种疑难病症增加,除了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外,粮食、蔬菜里化肥、农药残留多也是重要原因。三是养殖污染。农村养殖户日见其多,一些人把畜禽粪便随便堆放在村口路旁,滋生大量蚊蝇,污染环境。四是焚烧秸杆污染。一到夏、秋收获季节,留在地里的麦茬、玉米秸都被一把火烧掉,浓烟四散,造成大气污染。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也应像城市一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关键词:□□ □□ □□ □□

农村  污染  突出  治理


解析:

(一个词1分,答全答对得5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