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世界人均淡水水量约8300立方米,但每年有2/3以洪水形式流失,其余1/3成为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由于工业化和人类用水量增加,目前世界用水量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可见未来淡水不足是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世界人均淡水量还是比较大的 B: 多种因素造成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 洪水和工业化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D: 淡水不足将制约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芒果、荔枝、桂圆这些南国水果珍品,大庆人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到或在罐头中尝过,现在它们已摆上了大庆市各农贸市场、楼区居民点的摊床上,寻常百姓不必远涉于山万水到广东、海南水果产地或驱车几百公里到省城购买,只消几步就可大饱口福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芒果、荔枝、桂圆属南方水果珍品,北方人吃不到 B: 南方水果被运到大庆,解决了居民购买难的问题 C: 以前人们也同样能吃到南方水果 D: 大庆人喜欢南方水果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尼克松在1968年当选为美国第37届总统。在任总统的6年里,尼克松充分展示了他的国际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政治家的胆略。1972年他以最大的政治勇气对中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从此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尼克松是美国第37届总统 B: 尼克松是个杰出的政治家 C: 是尼克松以其政治象的远见卓识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D: 尼克松对中国非常友好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要多读一点书就要“嗜书成癖、惜时如金”。要抓住时间的缰绳,宁失尺壁而不失寸阴。如今,计算时间的单位由时、刻、分、秒精确到毫秒、微秒、毫微秒、微微秒。要做好时间的主人,掌握“化整为零”运筹时间的艺术,莫让年华付水流。 这段话中划线处应填上的恰当语句是(   )。

A: 在繁忙的工作中,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在生活的课堂里 B: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在繁忙的工作中,在生活的课堂里 C: 在生活的课堂里,在繁忙的工作中,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 D: 在繁忙的工作中,在生活的课堂里,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

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的奔驰着。/“奔驰”——“奔跑” B:黑黑的脸膛,瘦削的身躯,少言寡语的爹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将“爹爹”放在句首作主语 C: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胜利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和宝贵经验。/删除“和宝贵经验” D:打击流飞的犯罪行为是当前的中心工作。/(生造语汇)“流飞的犯罪行为”改为“流飞犯罪行为”

根据下面的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9月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兼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说:山西襄汾新塔矿业公司“9·8”特别重大尾矿库渍坝事故的根本原因一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不落实,二是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不重视,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作风不实。

山西渍坝事故根本原因确定。


解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据新闻午报报道,今年我市选择复读的考生中,很多都是高考的线上生,其中不乏500分以上因名校情结“主动落榜”的。市教育考试院最新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600多名线上生撤销志愿,选择复读。昨天,记者从东方网高考论坛上看到,“高分复读”已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我市自强进修学院院长雷慧告诉记者,高分复读的考生大多都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因几分之差与多年的梦想失之交臂难免心有不甘。还有一部分考生出于攀比、从众心理,认为不考进名校没面子。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1)我市六百余名高考生为上名校“主动落榜”

  (2)示例一:

  为追求梦想而复读并没有什么不可。人生的目标不能轻易放弃,如果仅因一次失败就放弃梦想,那么将来又该如何去面对新的挑战呢?另外,也没有谁规定线上生就不能复读。选择上什么样的大学,要不要复读,考生的自主选择应当得到尊重。

    示例二:

  自动落榜的行为是不可取的。高考成绩受很多因素影响,复读还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来年未必就一定能考上名校。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在能力而不在学历,只要自己努力,不上名校也能创造辉煌人生,何必浪费宝贵的青春时光去复读呢?


解析: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机关、家庭、个人的生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然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不同。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着全面信息化的方向前进。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这使得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更为复杂,不能照搬西方提出的发展模式。

□□□□□□□□□□□□□□□□□□□□□□□□□

从国情出发,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解析:

(3分)   答出“从国情出发”给1分,答出“中国要走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给2分。如答“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西方”给2分

用“……使……”这种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25个字)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气温升高、普遍缺水、臭氧增加将使世界作物减产。


解析:

采分点:答出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句式符合要求(……使……);字数不超过25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5字)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结果第一组的学习成绩最好,第三组最差。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这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学习者及时知道自己学习成绩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或者: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及时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解析:

解题时首先划出要点,如“第一组每天告知”“第二组每周告知”“第三组不告知”;接着概括结论,概括时不能遗漏了关键词“及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