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蚂蚁是所有动物中最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是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由于其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常常争得你死我活,场面十分壮观。特别是在食物短缺时,与其他群体的冲突则会达到高潮。早春时节,当群体开始发育的时期,“狩猎蚁”还会袭击其他种类的蚂蚁,争斗的结果总是以“狩猎蚁”的胜利而告终。 这段话直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狭路相逢勇者胜 B: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D: 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严密的逻辑论证,历史上有一个确实的来历:公开辩论。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还有一套民主选举办法,雄辩术风行,甚至还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两人争辩一件事,可以有彩金,谁辩胜就得彩金。辩证法的原意本是辩论,一方说话有漏洞,对方力图辩驳,怕输,就要严密。逻辑学显然也是从这来的。 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A:雄辩术曾经在古典时代的雅典风行 B:辩证法不仅仅是为了在和别人的论辩中取得胜利 C:为一件事情争论不休在古典时代的雅典可能是很奇怪的 D:逻辑学的产生可能和古典时代的雅典人好辩有关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专家们对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应用生物基因技术,反应不一。大部分专家认同一个严肃的想法:发展基因改良植物与“长期但确实的风险”相关。 下列观点,与“大部分专家”态度明显不一致的是(  )。

A:不能因转基因食品尚未出现严重负面影响,就说它无害 B:考虑基因改良植物的负面影响,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C:在还没有科学公断时,不应告诉大家某一技术是安全的 D:呼吁暂缓转基因作物在大范围内种植,是有理由的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机制来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利。遭受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没有一条光明、可靠的渠道来支持这种保护。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司法机关执法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B:司法机关的执法过程也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C:目前缺少保障机制来弥补被司法机关侵犯的权利 D:制定规范和约束司法机关执法过程的法律势在必行

将下面这句话扩展成100字左右的语段(可以补充事例,可以正反论证。)

人们常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要以平常心待之。

人们常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是的,我们在生活中总会碰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成绩总没有别人好,才能不被重视,自己的一番好意却被人误解……但是我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待之,对自己宽容,对别人宽容,这样才能拥有一份愉悦的心境。


解析:

请将下句扩展完整。

看似从容的江水,一路上承接了多少人类随手弃置的污浊。 ① ,一路上负载了多少人类加之于它的苦痛。看似无情的江水, ② 。

①“看似平静(柔静、沉稳、淡漠)的湖水”。②“一路上宽容(宽恕、忍受、默允)了多少人类无理的索取(蛮横的要求,强行的抢拿、肆意的掠取)。

  


解析:

细看下面从《生活的艺术》一文中摘下的文字,完成1、2两题:

(1)请根据文章题目和提供的文字,在前面的空处添加一句能够统领并概括后面内容的起始句。

(2)请在后面空处补写一个排比句,与前文思路紧密相联。

,要装进一杯新泉,你就必须倒掉已有的陈水;要获取一枝玫瑰,你就必须放弃手中的蔷薇;要多一份独有的体验,你就必须多一份心灵的创伤。换一个角度来看,

( 1)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得失的艺术。

   ( 2)虽然倒掉了一杯陈水,但你拥有了一杯新泉;虽然失去了蔷薇,但你采得了玫瑰;虽然你遭受了心灵的创伤,但你多了一份独有的体验。


解析:

请参照下表所示内容,用简明的文字介绍某市电话号码由八位升为九位的方法。

原电话号码

升位后电话号码

长途区号

2×××××××

20×××××××

596

92××××××

292××××××

596

93××××××

293××××××

596

94××××××

294××××××

596

某市电话号码升位的方法是:

。(不超过45字)

原以“2”开头的号码在“2”后加“0”,原以“9”开头的在首位号码前加“2”,长途区号不变。


解析: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65年5月,考古学者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170万年的猿人化石,定名为元谋猿人,这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能最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云南元谋猿人发现在1965年 B: 元谋猿人发现在云南元谋 C: 元谋猿人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代猿人 D: 元谋猿人因为发现在云南元谋而定名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世界人均淡水水量约8300立方米,但每年有2/3以洪水形式流失,其余1/3成为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由于工业化和人类用水量增加,目前世界用水量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可见未来淡水不足是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世界人均淡水量还是比较大的 B: 多种因素造成全球性水资源短缺 C: 洪水和工业化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因素 D: 淡水不足将制约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