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全都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③末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遥 ⑤若舍邦以为东道主 ⑥鼎足之形成矣 ⑦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⑧沛公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英雄无用武之地 ⑩拜奉大将军足下

A:①③⑧⑨ B:②④⑦⑨ C:③⑤⑥⑩ D:④⑥⑧⑩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A:①(只是)计不知所出耳 ②料大王足以(代替)项王乎? ③道芷阳(抄小路)行 B:①(确实)能得樊将军之旨 ②能(指责)讥于市朝 ③臣愿得(请)之 C:①秦王复击轲,(受)八创 ②(于是)击沛公于坐 ③杀人如不能(全、堞) D:①既东封郑,又欲(延伸、扩张)其西封 ②(恰逢)其怒,不敢献 ③旦同不可不蚤自来(道歉、谢罪)项王

下列各组文言句子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③今口往而不反者 ④张良出,要项伯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⑦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⑧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⑤⑦⑧⑨⑩ B:②③⑤⑥⑩ C:①③④⑦⑨ D:①④⑦⑧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干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市,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宁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久,召庸曰 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 霸:称霸

C.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若六级 坐:获罪,犯罪

D.文吏以法之 绳:捆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A.①冯唐孝著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B.①复问唐日 ②度我至军中,公

C.①陛下得廉颇、李牧 ②秦兵旦暮渡易水,则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D.①委任责成功 ②朝济夕设版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哥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C.冯唐才能卓著,不仅有独到的政治见解,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之所以能说服文帝,就是因为他深知将军在率兵作战的实践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言行过失。

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为下列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鄹:“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1.D.绳:纠止,制裁。

2.C.假设连词:即使。(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身份。B.④副词,表两事顺承:于是,才;②副词:才,再。D.①连词,表递进:并且,而且; ②连词,表并列:又。)

3.D(这篇传文主要采用的是对话描写,因而“许多细节描写”这一说法不准确。)

4.①“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

②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的规章条令呢?

   ③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

5.断句题答案: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j”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参考译文]

       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暑长,侍奉文帝。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怎么)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怎会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入宫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没有僻静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以匈奴入屯为忧,于是才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廷外的事则任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受朝廷的牵制。君主一切委托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之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一一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泰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了解军中规章条令呢?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记录战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可犯了法,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过了十年,景帝却位,任命冯唐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访求贤良之士,乡里推举冯唐。当时冯庸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冯遂字王孙,也是一个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以忠鲠遭摈,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B.居易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元稹极胶漆         善:善于。

D.与胡杲……李文爽集      燕:通“宴”,宴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权贵有嫌出位        B.放纵诗酒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今其智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    D.刘宾客齐名

  今是溪独见辱愚          不欲廉颇争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下列文言文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里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①而往酤,而狗迓②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注】①罋:陶制盛器。②迓:迎接。

(1)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

(2)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1.C “善”的意思是“友善”。

2.D   与:介词,跟,同。(A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介词,给/介词,与前面的“见”构成“见…于”格式,表被动。D均为介词,和 )

3.D   “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

4.【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给的量很足,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问所认识的年长的邻人杨倩。杨倩说:“你店铺里狗很凶恶吧?”他问:“狗凶,那么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人们害怕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带上钱,拿上壶去打酒。而你的狗用咬人来迎接,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变酸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呀。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之术,想要把它献给君王;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用咬人来迎接。这就是君王蒙蔽而受挟制,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

(1)待客殷勤,酒又酿得香醇,而且店铺门前高悬酒幌,虽然这样但是酒却卖不出去,变质发酸了。(遇,悬,然而,酸,语意)

(2)这就是君王受蒙蔽而受威胁,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此,蔽和胁,用,所以,语意)

文言文翻译参考: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fó jiāo 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fó jiāo ,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__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 ,唐玄宗二年追谥。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頮 :huì,洒。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任城”的“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之B.力士素贵,之。

C.帝欲白,妃辄沮止。D.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2.下列句中的“之”字全指李白的一项是 ( )

①母梦长庚星,因以命 ②见郭子仪,奇

③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 ④力士素贵,耻

⑤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⑤

3.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语句是 ( )

①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②为任侠,轻财重施

③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④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⑤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⑥益骜放不自修

⑦著宫锦袍坐中,旁若无人 ⑧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⑥⑧ D.①⑥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感叹他是天上贬下人间的诗人,由此可见李白虽诗歌成就很高但不被重用。

B.李白才气横溢,狂放不羁,傲视权贵,迫于怀才不遇的现实,只有恳求还山,浮游四方。

C.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误上永王李璘意欲谋反的贼船,险遭杀身之祸,幸遇郭子仪的帮助,才得以长期流放夜郎,最后在流放途中遇赦得返。

D.李白的一生历尽磨难,最后死于穷愁潦倒之中,他的遭遇正是历史上怀才不遇者的命运的写照。

5.翻译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

(1)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官”“客”是名词作动词;A“异”是意动;B  “耻”是意动; D“亲近”形容词作名词)

2.B(②代郭子仪  ④代脱靴之事  ⑤代李阳冰)

3.C(①表现他有大志  ②任侠  ③沉饮  ⑤为喝酒  ⑦表现他的风度)

4.A(“由此可见李白虽诗歌成就很高但不被重用”错,是为了说明李白有才)

5.①玄宗皇帝坐在沉香亭,忽然心里受到触动,想要听由李白所写的歌词演奏歌唱的节目②,经过寻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

下列选项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秦伯说,与郑人盟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我孰与徐公美⑤令壮者无取老妇 ⑥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⑦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⑧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⑨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⑩ 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A:①②③④⑤⑦⑧⑨ B: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⑤⑦⑧⑨⑩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国之孺子之游者   B:忌不自信 C:四方之士来者      D:赵王之子孙侯者

下列没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B:今齐地方千里 C:乃号令于三军曰    D: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函陵 ② 既封郑③今越国亦节矣,请之 ④ 昔者夫差吾君于诸侯之国⑤吾妻之我者 ⑥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⑦其达士,其居,其服 ⑧ 孰是君也,而可无乎?⑨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 ⑩ 闻寡人之耳者,受

A:①②/③④/⑤/③⑧/⑨⑩ B:①⑨/③⑧/④⑦/②⑥/⑤/⑩ C:①②⑨/③⑧/②④⑥⑦/⑤⑩ D:①②/⑤/③⑧⑨/④⑦/②⑥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