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将其观点内容压缩在15个字以内。
4月4日,世界银行发表报告指出,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始从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复苏,它的平均增长率在2000年达到4.6%,2000年—2001年达到4.8%,2001年—2002年达到5.1%。推动复苏的主要内容是工业国的增长势头超过了预期,全球贸易复苏异常强劲,商品价格提高。不过,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大约有41个低收入国家,总人口超过10亿,几乎达不到正增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苦乐不均。
解析:
无
根据上下文,扩写画横线的语句,扩写的部分要能突出语段的表意重点。
伴着夕阳的余晖,我和老作家下山了。回到了他片刻不愿离开的小院,回到了①那棵海棠树下。老作家告诉我,春天这棵树开花,②秋天这棵树结果。你要来的是时候,就会亲眼看到。③看着他的神情,我想到,这棵树不正是他的写照吗?他已写出16部长篇小说,100余部中篇小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著作等身了。
扩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①他年年月月用汗水浇灌的海棠树下;②秋天这棵树结出一嘟噜一嘟噜的果实;③看着他望着枝繁叶茂的果实的满足神情。
解析:
无
请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扩写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情境:山峦 春雨 小溪
。
山峦为春雨所洗,犹如秀发垂肩的青春少女,亮丽妩媚;一条细细的小溪流银带似的缠绕在小城的腰际,粼粼波光折射出浓浓的春意。
解析:
无
扩展下列语句,扩展部分要用一种修辞手法。
细雨悄悄地走进低沉的北国(不少于30字)
如丝的细雨,带着一身轻盈,架着浓雾,从南国悄悄地走进了低沉的北国。
解析:
无
根据下面一则新闻的内容,拟写两个七字句,作为这则新闻的标题。
本报讯 我国政府已经决定拨款6亿人民币,在今后三年为中国科学院聘请300名海外优秀中青年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说,每位受聘科学家将获得200万元左右的科研经费资助。他们将参加以中科院为主体的国家创新工程的课题研究。他介绍说,创新工程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资源与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和重大交叉科学等八大领域。此次招聘重点是年龄在30—40岁之间、具有博士学位的海外专家学者,同时中科院也将引进一些国内的优秀人才。
标题: ,
政府拨款6亿元,聘请海外科学家
解析:
无
下面是屠洛涅夫《猎人笔记》中的一段话,其中画线的句子被紧缩了,请根据语境将其
重新扩展开来。(不少于30字)
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候,通过融解的雪和浓重的水气,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云雀歌唱,溪水奔流。
扩展:
在雪融化了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阳光底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唱着;溪水当出愉快的喧哗声
和咆哮声,从一个溪谷奔流到另一个溪谷。
解析:
无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氧气,以此平衡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比例,据估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000亿吨氧气。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响降水量,且减缓山坡上的土壤侵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森林( )。
A: 是造雨者 B: 吸收二氧化碳 C: 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D: 是最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因子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与近代科学差异很大的新角度、新方位,从机械观思维向以系统观为主导的思维转变,强调认识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复杂性和或然决定性。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B: 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明显不同于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C: 现代科学的主导思想从机械观向系统观转变 D: 现代科学以系统观为主导思维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九五”是我国本世纪末最后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性五年。“九五”时期,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不仅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新体制,而且要顺利实现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的目标。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还会持续到下世纪二、三十年代。“九五”作为承前启后的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 “九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B: “九五”期间任重道远 C: “九五”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D: “九五”目标宏伟远大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复述是( )。
A: 宋元明三代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B: 宋元明三代的文人都喜欢画竹,且技艺高超 C: 宋代的竹画家比元明两代的多 D: 元代的画家喜欢画竹,但名气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