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一条新闻中,可获取哪两方面最重要的消息?
建设部有关专家预测,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住宅需求预计将保持在年均5.5亿平方米以上。
椐建设部高层人士介绍,这一预测是在对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镇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增加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表示,中国住宅建设,具有广阔的潜在需求。他说,住宅建设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据介绍,按照中国建设部前年确定的2010年住宅建设发展纲要,到那时,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将从1999年的9.6平方米增加到12.5平方米。
答:①
②
①未来十年中国城镇住宅需求年均5.5亿平方米。
②到2010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比上世纪末增加2.9平方米。
解析:
每点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省出版界积极组织精品图书参展,介绍、展现本省出版界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风貌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C: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露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国母亲的荣誉。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8月3日电 执行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破冰船,在北冰洋边缘海域当地时间3日清晨6点45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2点45分),遇到此次北极之旅的首个浮冰区。 ,
“雪龙”号于8月2日驶入楚科奇海进行考察作业。3日清晨,楚科奇海上寒风袭人,雾气弥漫。当“雪龙”号沿西经168度航行到北纬69度35分时,驾驶室发现前方出现大片白色浮冰。随着“雪龙”号不断向北推进,十几分钟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浮冰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船长王建忠说,作为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能以1.5节航速(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连续从厚度为1.1米的冰体中破冰前行,目前遇到的这种 “年轻”浮冰对“雪龙”号船体基本不会造成损伤。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初次“邂逅”浮冰,有惊无险。(也可以答“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初次遇到浮冰”。)
解析:
考察压缩语段的能力,对所给文字归纳整理,揭示出事件发生的主体、经过结果即可。
按要求写一段100字以内的文字。要求:①必须包含“冬日”、“游戏”“读书”三个词语。②集中表达一种情感。
略
解析:
略
请把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二月份,浙江媒体曾以《“乞丐王子”爆红网络,忧郁眼神秒杀网友》、《“乞丐王子”,很想找个人来爱他》为题,报道了“犀利哥”爆红网络的事。“犀利哥”牵动了很多网友的神经,也激发了大家的爱心。包括宁波市救助站、热心网友等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开始行动,希望为“犀利哥”提供帮助。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心人,面对连日来外界环境的改变,“犀利哥”显然是有些害怕,甚至拒绝别人的帮助。
随后,许多网友在论坛上发帖,反思如此大张旗鼓地救助“犀利哥”到底是对是错。
□□□□□□□□□□□□□□□□□□□□□□□□□□□□□□
“犀利哥”爆红网络,但对过于热心的帮助无所适从(不适应)。
解析:
略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幸福”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字。
示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说:我的幸福就是金子,守住金库的钥匙,就守住了我的幸福。
(1)《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
(2)《荷花淀》中的水生说:我的幸福就
(1)(玛蒂尔德说:我的幸福就是)钻石项链,拥有了钻石项链,就拥有了我的幸福。
(2)(水生说:我的幸福就是)家乡白洋淀,保卫了白洋淀,就保卫了我的幸福。
解析:
抓住作品中的人物特点,紧扣“幸福”这个关键词展开思路。
(梅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质检) 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总结上文内容的句子或词语。
现在许多高中生都把“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等“名流”作为未来的人生定位,可见(1) (20字以内)。但是任何社会永远都离不开工人、农民及其他普通劳动者,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和历史的进步,所以,教育者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2)
(10字以内)意识。
示例:(1)现在许多高中生将成名成家作为其人生理想(此处如写成“追求高品位的生活方式”之类赞誉之语则不得分)。(2)“平民”(“尊重普通劳动者”)等。
解析:
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要注意信息提取要准确,完整,然后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提炼,使之简洁。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风”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背景一:冬天,早晨,风;
背景二:夏日,傍晚,风。
冬天的早晨,凛冽的北风夹裹着颗粒状的雪花,吹打着在狂风中行进的人们的脸,似乎在向晨起上班的人们宣告它们的威力。/夏日的傍晚,炎热渐渐地退去,习习的凉风吹拂着人们的衣衫,为场院里、大树下乘凉的人们拂去了一天的劳累与疲倦。
解析:
考查扩展语句。要注意情景和修辞手法、句式的选用。一般,扩展句子还要兼顾连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在今年的招生工作规定中,特别添加一条,教育部要求各级招生__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加强考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加强在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录取等主要阶段的诚信教育。考生在申请报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时,须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承诺参加招生考试时遵守有关管理规定。(5月29日《京华时报》)
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所说的现象。
。
②针对这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毫无疑问,签订了诚信承诺书,未必就一定会遵守高考诚信,却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了“承诺书”存在的价值——在很多时候,签订诚信承诺书、廉政宣言之类,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的载体,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在我看来,这样的形式有比没有好。可以进一步强化考生心中的诚信之弦,我相信,大部分考生会遵守自己的承诺。
答案示例二:如果不消除滋生高考造假和舞弊的土壤和利益诱因,一纸承诺就无以为用;如果考试诚信已经足够完善,一纸承诺则纯属多余。让学生签承诺书,颇有点“对天赌咒发誓”的意味,它透露出主管部门在日益严重的高考违规现象面前的无奈,只得给自己裹上“我有所作为”的“遮羞布”。这种既不治标又不治本的做法,不过是对责任的推卸和对公众的敷衍。
解析:
①考生必须承诺提交材料真实(3分)
②要求观点明确(3分),理由充分(4分),表达流畅(语病、错别字每处扣1分,扣完为止)。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广西融水县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日前在民族广场开展为孤残儿童募捐活动,并将募得的400多套衣服及学习用品送到90多名孤儿手中,为孩子们带去寒冬里的暖意。
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为孤残儿童募捐活动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抓住三个关键点“大学生志愿者”“孤残儿童”“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