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短新闻,回答(1)(2)两个问题。

陈一峰任教于广东惠州大学艺术系,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它曾历时两年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画下几千幅速写。它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乡土情怀,1998年10月20日至25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惠州大学主办的陈一峰画展在北京美术馆举行。展出的50幅作品,大部分是它近年来的新作。这些作品造型敦实

朴拙,用笔沉郁、厚重,其中的两幅巨制——《战争》《和平》,画面宏大,用笔豪放,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1)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陈一峰画展将举行

一句话新闻:中国美术馆四月下旬将举办陈一峰大型画展


解析:

明确陈述对象和中心事件。

红星中学高一(2)班将召开“畅想奥运”得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个字左右。(6分)

示例:略


解析:

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的连贯、生动。中间的内容要突出主题“奥运”,至于文采可使用修辞手法,选用句式来体现。紧扣主题3分;有文采3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4分)

材料一:国庆阅兵大展国威军威,激励优秀青年立志参军报效国家,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铅山县大学生报名参军创历史新高,截止昨日,已有140余名大学生到兵役登记站报名应征,投笔从戎到军营大熔炉去锤炼成才。(《上饶晚报》10月21日)

材料二: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0月22日电(记者顾烨)22岁的莫根茂和500多名大学生在南京大学现场咨询报名参军,他对记者说,“看了国庆阅兵后我特想参军,现在了解到国家对大学生入伍还有多项优惠,所以我一听到这里现场征兵,就第一个报了名。”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4分)

国庆阅兵引发高校学子(大学生)参军潮(热)


解析:

    提炼文段中的关键信息“ 140余名”“500多名大学生”、“报名应征、现场征兵”。

阅读下列材料,筛选重要信息,给“短信文学”下定义。

(4分)

①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

②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

③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

④短信文学还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性。

⑤物质的极大丰富为短信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⑥商家的炒作和媒体的宣传也对短信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⑦短信文学是大众化催生的宠儿。

答:短信文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以手机为传播媒介,以短信为存在方式,兼顾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文学新门类。


解析:

给“短信文学”下定义时,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把握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

(09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5分) 答:

2示例: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可侧重某一方面阐述,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2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作答时,考生首先要回答出自己对清明节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赞同或反对,然后多角度阐述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阐述时,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意义、影响应该成为佐证观点的重点。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昨天,“西部文化东部行”——陕西秦腔赴江苏演出的专家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众多戏曲界名家对当前的戏曲演出大制作提出了质疑。陕西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认为根据题材和形式的需要可以搞大制作,但大制作不能成为戏曲界的时尚。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也认为,戏曲的长项是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表现细腻的情感和展示各剧种的绝技,大制作却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舞美上而不是表演上,变成了话剧加演唱,丢失了戏曲本身的韵味

示例:专家质疑戏曲演出大制作


解析:

请根据“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字。

(略)


解析:

请以“梦想”为中心写一段话,要运用排比的手法。(不超过60字)

答:


解析:

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字)

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生命在海洋里诞生。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洋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形形式式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们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达到两亿吨。

(1)

(2)

(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3分)           (2)海洋是天然的牧场。(3分)


解析: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150字左右)

答:

(1)示例:节日文化相互交融。(意思对即可)

(2)观点一: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观点二:过节,只要快乐就行。

观点三: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示例:正确引导,健康过节。所谓“节日”,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每一个人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段的提炼概括能力。

材料一展现我国人喜欢过西方节日,材料二展现西方人享受中国节日滋味,综合可以得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被不同民族接受。如果要答出“节日文化相互交融”,难度颇大,大多学生会被“节日”限定,忽略文化交融问题,值得注意。

(2)本题考查对具体现象的理解探究能力。

谈各国节日被相互接受这一现象,可以多角度思考,如快乐过节,发扬民族节日魅力等等,在选定主题后,语言表达非常关键,150字的要求,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概括能力,条分缕析,避免重复,平日的训练在高考中显得格外突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