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高三调研)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CCTV 2006年度“三农”人物推荐标准

他们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履行自己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行为在实践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他们的创新力是多方面的,从农村改革,到土壤改良,无论是机制变革还是技术创新。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他们的行为,更来自这种行为所凝聚起来的社会的力量,引起了全社会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对中国农业战略转变的思考。他们的推动力是具体的、全方位的,他们推动了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乃至更广大地域乡村经济的兴旺和农民的富裕。

材料二:CCTV 2006年度经济人物推荐标准

保障股东权益,关怀员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促进技术产品、管理、运行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开创全新的市场空间,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形象。无论是否具有领导权,他们的行动具有示范性,他们的思维、行动是否影响了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目光。不仅仅应该具有行业影响力和资本市场影响力,同时应该具有社会影响力。

请用四个关键词语概括两类“年度人物”共同的推荐标准,每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这四个词语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责任(心、感)   创新(力)      推动力     影响力


解析:

 “关键词”是日常学习作中特别是计算机检索中经常用到的,一般来讲应采用原文中出现的词语。重点是在提炼材料的内容要点的基础上,然后再摘出关键词。

(广州市2008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归纳出在中国环保方面所存在的三个问题。

材料一:奥运期间(7月20日—9月20日),北京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治,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这是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所采取的“减排”措施。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15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保持良好,达到有记载以来的最好值。但奥运会后北京面临的环保挑战远没有结束。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很可能会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北京还将切实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净化北京的天空。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对比表

污染物名称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中国标准

二氧化硫

日均20微克/立方米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均20微克/立方米

日均50微克/立方米

年均100微克/立方米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臭氧

时均100微克/立方米

时均160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示例: 问题一:中国空气质量的多项标准远低于世卫标准。问题二:机动车多,造成废气排放量大。问题三:环保投入不足。问题四:执行环保措施缺乏长效的机制。


解析:

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要注意信息提取要准确,完整,然后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提炼,使之简洁。

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危机与希望的世纪”一句话为开头,进行扩写,不少于80字。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危机与希望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人类仍将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增加等难题的挑战;但科学、民主、发展的大趋势又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解析:

考查扩展语句。要注意情景和修辞手法、句式的选用。一般,扩展句子还要兼顾连贯。

按要求把下面一段文字补写完整。

一位高三的同学说:“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陈旧有很大关系。一些题目,小学写了,初中也写了,高中又写,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我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A 。’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好像B 。”

(1)在A处补上恰当的语句:

(2)在B处补写上运用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语句:

示例:A、就会讲阿毛的故事(写成“我真傻”“捐门槛”之类不得分)

B、一种好的食品,让你一日三餐总去吃它,难道你能不倒胃口吗?


解析:

考查连贯和修辞。比喻、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对考生而言,并不难。关键是在写出新颖深刻的句子就需要考生的文化积淀和积累了。

本题情景和“祥林嫂”有关,考生要注意语境针对作文陈旧而言的。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玉树地震发生后,你的好友小军要亲身赶赴玉树参加志愿者的救援行动,可是小军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到了玉树海拔高容易发生高原反应。请你用委婉的话劝他放弃亲身赶赴玉树参加抗震救灾的念头,不超过60个字。

答:

小军,你关心灾区的心情让我感动;支援灾区的方式很多,可以捐款捐物,不一定要亲身去灾区;假如你执意要去,最好去医院做个体检鉴定。


解析:

正面肯定小军的意愿1分,为小军想出补偿措施2分,以身体为由委婉阻拦1分。

0708

吃快餐影响学生成绩


解析:

快餐 影响 成绩各1分。

请根据杜甫的诗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清新活泼;③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视学生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三星堆研究的三个难点。要求每条不超过18字。

三星堆祭祀境内各种奇诡怪异的形象从未见于著录,至夸我们还不得不主要借助于有关中原文化典籍的知识来认识和探索三星堆遗物厦其风貌和内涵。如关于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鸟等形象的认识,就不得不借助于我们已知的关于司神巫师、建木社树和龙风等中原知识,来对三星堆遗物加以猜测性的对比,这就难免发生歧叉,难以准确认识其真谛。三星堆文化的族属和文化渊源,若隐若显,由于历史上巴蜀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源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长时期的民族交往、民族迁徙与各民族之同的文化振荡,使我们至今时巴蜀内部的民族关系还难取从纷繁中理出头绪。三里堆文化还以遗迹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古蜀城邦体系和错综复杂的古蜀王国体系,但我们仅凭从蚕丛、柏灌、鱼凫到杜宇、开明的蜀王世系的知识,无法为它找到文化学上的坐标定位。

(1)

(2)

(3)

①形象记载缺乏,难以准确认识遗物。②族属渊源模糊,难以理清民族关系。③邦国体系复杂,难以定位文化坐标。(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语意相近即可)


解析:

请围绕“豁达”这一话题,用“豁达是……,能……”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豁达是一种乐观,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豁达是一种坦荡,能容纳交往中的误解和疙瘩;豁达是一种自信,能跨越前进时的坎坷和困难。


解析:

本题考查扩展话题的能力。拟写时首先要紧扣话题,中心突出,句式一致;其次,内容上要注意体现积极向上的思想。

提取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填上主题词。

内蒙古:拨付专项资金24999万元,用于免除2006年上学期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以用提高农村牧区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0845万元。

宁夏:54万农家子女受益于中央“两免一补”政策,16个县市区完成了“两基”攻坚目标,南部山区全面完成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性任务。

江苏:城乡低保家庭子女等四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提出申请,经评审、公示后可享受“两免一补”。各地“两免一补”所需要资金全部由财政部门负责落实。

主题词:

免费义务教育。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题目要求填写主题词,实际上是要我们从上面三则材料中提取相同信息,并扼要概括这些信息。解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筛选—提炼—合并(相同信息)—整合(概括出答案)。

    答题时应注意材料中“免除”“两免一补”等词以及所涉及的对象——义务教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