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概括“被”字语的内涵及其名列榜首的意义(不超过100字,5分)
①被就业:在统计就业率的背景下,××高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就业。
②被全勤:××公司员工虽然都有年休假,可不少人想休假公司却不让,于是在年终表彰时,他们“出全勤”了。
③被捐款:××单位在一项捐款活动中,要求职工“人人参与”且“不得少于××元”。
④被代表、被自愿、被通过、被健康……
据新华网2月6日报道,“汉语盘点2009”网络征集年度字词,“被”字名列榜首。
“被”字语内涵是民众(或弱势一方)真实意愿难以得到客观表达(1分),这反映出某些人借助权力强行违背民众意愿变相为自己树政绩、谋利益或粉饰太平的社会现象(2分)。“被”字名列榜首,既表明民众对这种现象的无奈、厌烦和讽刺,更昭示着个体觉醒时代的到来(2分)。(意思对即可)
略
按要求续写一段话,要求有文采,有意韵,字数80-100字。
今天真好,给今天起一个名字。
今天的名字可以叫——画出心中的彩虹。绚丽、光艳的彩虹是大自然多么奇妙的造化,孩提的时候,我就喜欢拿着蜡笔,在洁白的纸上画出七彩的虹。那么在这彩虹般美丽的今天,就让我们以向往为画笔,在心灵的画布上,描绘出一副最动人心魄的生命画卷吧。
今天的名字可以叫——站成一棵树。
示例:在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我要站成山谷里那棵沉静的树。我要沐浴明媚的阳光,啜饮天地的甘露,领略无尘的清风,将它们化成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我准备经历狂风暴雨,在风雨中长成结实的身体,练就不屈的筋骨。(有文采,运用一定修辞3分;有意韵,立意积极2分)
略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宝安区高三调研)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CCTV 2006年度“三农”人物推荐标准
他们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履行自己职责和义务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行为在实践着共同富裕的理想.他们的创新力是多方面的,从农村改革,到土壤改良,无论是机制变革还是技术创新。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他们的行为,更来自这种行为所凝聚起来的社会的力量,引起了全社会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对中国农业战略转变的思考。他们的推动力是具体的、全方位的,他们推动了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乃至更广大地域乡村经济的兴旺和农民的富裕。
材料二:CCTV 2006年度经济人物推荐标准
保障股东权益,关怀员工,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促进技术产品、管理、运行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开创全新的市场空间,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形象。无论是否具有领导权,他们的行动具有示范性,他们的思维、行动是否影响了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目光。不仅仅应该具有行业影响力和资本市场影响力,同时应该具有社会影响力。
请用四个关键词语概括两类“年度人物”共同的推荐标准,每个词语不超过4个字。这四个词语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责任(心、感) 创新(力) 推动力 影响力
“关键词”是日常学习作中特别是计算机检索中经常用到的,一般来讲应采用原文中出现的词语。重点是在提炼材料的内容要点的基础上,然后再摘出关键词。
(广州市2008学年度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归纳出在中国环保方面所存在的三个问题。
材料一:奥运期间(7月20日—9月20日),北京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治,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这是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所采取的“减排”措施。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15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保持良好,达到有记载以来的最好值。但奥运会后北京面临的环保挑战远没有结束。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很可能会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北京还将切实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净化北京的天空。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对比表
污染物名称 |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 中国标准 |
二氧化硫 | 日均20微克/立方米 |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
可吸入颗粒物PM10 | 年均20微克/立方米 日均50微克/立方米 | 年均100微克/立方米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
臭氧 | 时均100微克/立方米 | 时均160微克/立方米 |
二氧化氮 |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
示例: 问题一:中国空气质量的多项标准远低于世卫标准。问题二:机动车多,造成废气排放量大。问题三:环保投入不足。问题四:执行环保措施缺乏长效的机制。
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要注意信息提取要准确,完整,然后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提炼,使之简洁。
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危机与希望的世纪”一句话为开头,进行扩写,不少于80字。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了危机与希望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人类仍将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增加等难题的挑战;但科学、民主、发展的大趋势又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考查扩展语句。要注意情景和修辞手法、句式的选用。一般,扩展句子还要兼顾连贯。
按要求把下面一段文字补写完整。
一位高三的同学说:“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陈旧有很大关系。一些题目,小学写了,初中也写了,高中又写,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难怪有的同学说:‘我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A 。’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好像B 。”
(1)在A处补上恰当的语句:
(2)在B处补写上运用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语句:
示例:A、就会讲阿毛的故事(写成“我真傻”“捐门槛”之类不得分)
B、一种好的食品,让你一日三餐总去吃它,难道你能不倒胃口吗?
考查连贯和修辞。比喻、反问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对考生而言,并不难。关键是在写出新颖深刻的句子就需要考生的文化积淀和积累了。
本题情景和“祥林嫂”有关,考生要注意语境针对作文陈旧而言的。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玉树地震发生后,你的好友小军要亲身赶赴玉树参加志愿者的救援行动,可是小军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到了玉树海拔高容易发生高原反应。请你用委婉的话劝他放弃亲身赶赴玉树参加抗震救灾的念头,不超过60个字。
答:
小军,你关心灾区的心情让我感动;支援灾区的方式很多,可以捐款捐物,不一定要亲身去灾区;假如你执意要去,最好去医院做个体检鉴定。
正面肯定小军的意愿1分,为小军想出补偿措施2分,以身体为由委婉阻拦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