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 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 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
A:钟灵毓秀 他山之石 人间百态 B:自然风物 人生智慧 人间百态 C:钟灵毓秀 人生智慧 百家争鸣 D:自然风物 他山之石 百家争鸣
2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讲讲作者在文中引用陶潜的诗的意图。
作者引用《挽歌》诗句的意图: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解析】
试题分析: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犟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本题中诗句的意思是: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唱完挽歌就把自己忘记了。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作用是: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引用的作用: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
2.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3.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
4.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
5.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15.“言外之意”指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请阅读下列语段,将言外之意写在横线上。
(1)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
门采尔的言外之意是:
(2)钢琴之王李斯特到克里姆林宫去演奏。演奏开始了,沙皇还在和别人说话。于是,李斯特停止了演奏。沙皇问他为什么不演奏了,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
李斯特的言外之意是:
(1)【示例】 ①你在创作上花的功夫太少。②时间应放在创作上,而不应该放在卖画上。
(2)【示例】①您不注意听我演奏,这是对我的不尊重。 ②我为您演奏,您应该倾听。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
(节选自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养生篇》)
8.从材料中看,颜之推认为养生的内在因素是
9.请你谈谈对颜之推养生观的看法。
8.远离祸患/注意处事方法。
9.养生观:颜之推的养生观,就是全身保性,避免祸患加身。/故意做危险的事或者贪恋欲望而死是不值得的,但认为为国捐躯,牺牲自己保全家人却是值得的。看法:逢到大是大非的事情,是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和杀身成仁的勇气的。这种“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的生命态度在今天仍是非常有意义的。(2分,指出其积极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8.
试题分析:抓住文段中的中心句“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进行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9.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颜之推的养生观的内容,然后结合文段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论证。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注意按着题干的要求概括所需要的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实际和文段的内容加以论证。
20.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 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 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经过逻辑推断,你认为肖像应该在哪个盒子里?
答:
在银盒子里。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金盒子上的话和铅盒子上的话是矛盾的,所以两句中一真一假。其次,三句话中至多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银盒上的是假话。所以,画像在银盒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4.概括下面诗歌的寓意。(不超过10字)
泥 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不要孤芳自赏,自视特殊。或:要甘于平凡,乐于奉献。(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解析:拿“珍珠”和“泥土”作比,实质是告诫人们:对待现实生活应有正确态度。诗的后两句是说,作为生命的个体,无论他的才智有多高、本事有多大,他都应甘于平凡,甘于奉献,他的人生的价值才会得以实现。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诗歌创作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就是用小事物影射大事物,用具体的个别事物暗示而不是直接说出普遍性的意义。如本题拿“珍珠”和“泥土”作比,实质是告诫人们:对待现实生活应有正确态度。诗的后两句是说,作为生命的个体,无论他的才智有多高、本事有多大,他都应甘于平凡,甘于奉献。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要素三:_________________
19、经济富裕(物质)社会公平(公正)良好心态(精神)(每点2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转基因水稻可能很快在中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将成为第一个批准商业化生产转基因水稻的国家,转基因大米很快就能端上中国人的饭桌。 B: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湖南等城市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动漫产业,把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提升并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C: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最剧烈的时期,社会成员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能力较弱的人身上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震荡”现象。 D: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的奋斗的一生正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2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西游记》被多次翻拍,《红楼梦》翻拍海选刚刚落幕,《四世同堂》翻拍已经完成,4月28日中央一套开始播出。
材料2:1985版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本土电视剧 “正史”的开端。新版刚播出一集,新旧版的对比就越来越热闹,甚至有人直言翻拍多余,超越经典是妄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
(2)对上面材料反映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100字左右)。
(1)名著翻拍热引发不同看法。
(2)赞成翻拍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风格唯美细腻更精致,整体气质青春靓丽也文化;能够推动年轻人重新关注名著;可以把随着年代久远,具象感觉越来越遥远的文化氛围,重新抛光与打磨,符合现代人品味;改变了老版中那个年代流行的话剧表演模式与节奏缓慢的问题……
反对翻拍的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浪费资源,很难超越;翻拍情节变化太快,仓促凌乱,少了些举重若轻的名著味道;名著展现的就是那个时代的风景,现代的“西游”“北京胡同”使名著面目全非;迎合观众品位是亵渎名著……
第三种观点——中性观点:经典翻拍若想成功,必须既要忠实原著又要体现当代精神;既要考虑经济利益,还得满足观众口味;还须尽培寻求创新,避免重复。或许经典与大众传媒之问存在蒋某种与生俱来的冲突,要在这多重要求中达成平衡,的确非常困难。观众不妨宽容一些,不必求全责备。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一道语言运用综合题。第一问可以运用异中求同的方法来概括出材料的内容要点。概括两则材料的内容,要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第一则说明《西游记》、《红楼梦》、《四世同堂》等名著的翻拍热;第二则说明了翻拍名著引发的看法。因此两则材料的共同内容就是:名著翻拍热引发不同看法。第二问分析评价翻拍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也可持中性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信息概括的方法有:1.分层提炼法,先将全文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即一个信息要点;2.自问自答法,对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高度浓缩和概括;3.抓重点法,即找出最核心的几个信息点,一般是什么人或什么物,干什么或怎么样,有的还加上修饰语。4.下定义法,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词语连接起来。本题适合用抓重点法。语言表达简明“4法”:1.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重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必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3.避免含糊,消除歧义。在语言运用中,一些句子往往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或因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的目的,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意含糊。4.防止重复,删除多余要注意辨析语段中的词语是否存在词义包容、交叉或重复的情况,若有,要考虑删除,还要尽量删除语段中可有可无的文字,以确保表达的简明。如本题第二问分析评价翻拍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也可持中性观点,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