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钢铁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B:钢铁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C:钢铁是一种反映物质生活水平的金属 D:钢铁是唯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钢铁( )。
A:是一种反映物质生活水平的金属 B: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C: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D:是惟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厦、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器,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
对上述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主要用来制造机器 B:钢铁具有很多不同的用途 C:钢铁是惟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D:钢铁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钢铁被用来建造桥梁、摩天大楼、地铁、轮船、铁路和汽车等,被用来制造几乎所有的机械,还被用来制造包括农民的长柄大镰刀和妇女的缝衣针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小物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______。
A:钢铁具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B:钢铁是所有金属中最坚固的 C:钢铁是一种反映物质生活水平的金属 D:钢铁是唯一用于建造摩天大楼和桥梁的物质
在摩天大楼里工作的人大多数都是白领阶层,英语水平四级以上是成为外企白领的必要条件,外企中只有白领阶层的办公地点设在摩天大楼里。
根据以上描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在摩天大楼里的白领不一定是在外企工作 B:外企中英语水平四级以上的未必是白领 C:英语水平四级以上的白领可能不在摩天大楼里工作 D:外企中英语水平四级以下者可能在摩天大楼里工作
摩天(Skyscraper)一词,最初是船员的专门术语,意思是帆船上的高大的杆或者帆,后来不断演变,逐渐成为建筑中一个特定术语,1883年,“摩天大楼”首现出现在美国一位喜欢幻想的作家所写的《美国建筑师与建筑新闻》文中,这个术语就此诞生了。从那时到现在,人们建造了众多摩天大楼,它们鳞次栉比,耸立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天空。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联想与类比往往赋予词语以崭新的内容 B:有些词语的意义要先于实物的存在 C:词语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D:船员与作家共同创造了“摩天大楼”这个词语
摩天(Skyscraper)一词,最初是船员的专门术语,意思是帆船上的高大的杆或者帆,后来不断演变,逐渐成为建筑中一个特定术语。1883年,“摩天大楼”首现出现在美国一位喜欢幻想的作家所写的《美国建筑师与建筑新闻》文中,这个术语就此诞生了。从那时到现在,人们建造了众多摩天大楼,它们鳞次栉比,耸立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天空。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联想与类比往往赋予词语以崭新的内容 B:有些词语的意义要先于实物的存在 C:词语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D:船员与作家共同创造了“摩天大楼”这个词语
摩天(SkysC.rA.per)一词,最初是船员的专门术语,意思是帆船上的高大的杆或者帆,后来不断演变,逐渐成为建筑中一个特定术语,1883年,“摩天大楼”首现出现在美国一位喜欢幻想的作家所写的《美国建筑师与建筑新闻》文中,这个术语就此诞生了。从那时到现在,人们建造了众多摩天大楼,它们鳞次栉比,耸立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天空。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联想与类比往往赋予词语以崭新的内容 B:有些词语的意义要先于实物的存在 C:词语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D:船员与作家共同创造了“摩天大楼”这个词语
摩天大楼的防风
①近年来,中国各地摩天大楼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未来10年内,中国将以1318座的摩天大楼总数傲视全球。摩天大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文化韵味,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受到不少大城市的青睐,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比如防风方面的问题。
②摩天大楼的立面会受到风荷载(即风对工程结构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风荷载不断增大,摩天大楼的横向振幅也随之增大,这与长竹竿遇风一吹会摇摆的道理相同。距地面越高,风所受阻力越小,风速会越大,摇摆就会越明显。当地面风速为10米/秒时,高空100米处风速可达22米/秒。
③为了解决大风引起的摇摆问题,有的摩天大楼会安装“风阻尼器”,如台北的101大厦,有世界最大且最重的“风阻尼器”,在88至92楼挂置了一个重达660吨、直径5.5米的巨大钢球,像一颗秤锤稳镇中心,抵消或减缓风力所产生的摆动幅度。
④由于摩天大楼体型高大,风力不能透过大楼,必然会绕过大楼在它的周围形成较强的气流,因此摩天大楼将使周围的通道及低层建筑物所受风荷载加大,形成所谓的“高楼峡谷风”。这宗“高楼峡谷风”使得大楼拐角处形成旋风,行人在经过大楼时会受到强风的冲击,也使街道上某些地方的风速特别大,影响到路人和行车的安全。
⑤目前,国内外已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在建造摩天大楼之前,设计者会根据当地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风力和风向进行试验,然后利用所得数据为摩天大楼的设计提供参考,尽量降低对街区行人和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⑥摩天大楼会产生风噪音,当地面徐徐轻风时,几十米高的大楼里却能听到呼啸风声。为什么摩天大楼内风声这么大呢?一方面摩天大楼很高风速很大,风声自然会大;另一方面与摩天大楼表面“风振效应”有关。简单地说,就是摩天大楼周围的风可以形成漩涡,与大楼产生摩擦,风力越大,摩擦声也就越大。因此,摩天大楼的风噪音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⑦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发挥智慧和创造力,很好地解决摩天大楼的防风问题,以促进摩天大楼的健康发展。
18.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李冰对风力的实际感受与天气预报不符的原因。(4分)
【材料】
某日,北京的天气预报为:晴,最高气温22°,北转南风3级。在北京市200米高的摩天大楼“京广中心”上班的李冰,在走近大楼的时候,险些被风吹倒。到达位于26层的办公室之后,李冰将窗户半开通风,呼呼作响的大风扑面而来,听起来很吓人,他甚至怀疑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是不是报错了。
18.第一段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摩天大楼快速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引出下文对摩天大楼的防风的说明。
(3分。现状及原因,1分;安全隐患,1分;引出防风的说明,1分)
19.由于京广中心属于摩天大楼,它周围的道路及低层建筑物所受风荷载加大,形成所谓的“高楼峡谷风”,这是李冰险些被风吹倒的原因。距地面越高,风所受的阻力越小,风速会越大,摩天大楼表面所产生“风振效应”,这是李冰在办公室听到呼呼作响的风声的原因。所以李冰认为自己的感受与天气预报不符。(4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