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水果中()属于具有后熟现象的水果。
A:苹果 B:柑橘 C:柿子 D:樱桃
农民小李到农贸市场卖水果,苹果、梨、橘子、桃四种水果各一箱。苹果、梨、橘子三箱水果,平均每箱51个;梨、橘子、桃三箱水果,平均每箱47个;苹果、桃两箱水果,平均每箱43个,则苹果共有( )个。
A:41 B:45 C:49 D:53
水果店一共有苹果和梨58箱,卖掉22箱苹果后,剩下的苹果和梨的箱数同样多.水果店原来有梨多少箱?苹果呢?
解:(58﹣22)÷2
=36÷2
=18(箱),
58﹣18=40(箱),
答:水果店原来有梨18箱,苹果40箱.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并通过了由右翼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肆意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赞美为“大东亚战争”,“是为了自存自卫”。 C: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D: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我校举办的物理、生物、化学三个竞赛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级、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等奖项。 C: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D: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 B: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C: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D:他清楚地记得,一周前,一个人背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从这条小路匆匆地走进村子,径直走进了王明那有些破败的小院。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老渔民长得高大结实,嘴巴上留着一把花白胡子。 B:这句话的后面,包容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C:满山遍野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D:他浑身上下被打得遍体鳞伤。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B: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C: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D: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桃呀,梨呀,苹果呀……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B:我校举办的物理、生物、化学三个竞赛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级、省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等奖项。 C: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D: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