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知不觉我们已走了约十里左右的路程。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十一”放假之前,老师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事故。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 辆消防车和3000 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之一,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研究禽流感的目的,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减少禽流感造成的损失。 C: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D: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在经过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之后,2006年将开始注重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的拉动力。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无可比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B:我们看过很多中国现在流行的选秀,比如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超级女声”,那是从美国、日本传过来的。 C:香港人向来都只是低调地一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在困难时刻,香港人却自然会挺身而出。 D: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嫦娥一号”卫星送往太空,实现了国人的美好愿望,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B: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C:我校为地震灾区举行的募捐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到三万余元。 D: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这个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看完《南京!南京》之后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这是中国新锐导演陆川用四年时间制作的比较出色的一部历史大片。 B:如果不重视语文学习,那么即使考上了大学,在谈吐和写作中也还是语病百出,被人贻笑大方。 C:近日,《南方日报》等报纸关于《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问题作的详细报道,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下面某中学生寄给诗刊编辑的信中,五处画线部分中有三处表达不当,请找出两处并作修改。

李编辑:

您好!

寄上拙作《秋月》①,望拜读②。敝人有吟诗雅趣③,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④,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暇给予修改,不吝赐教⑤。

此致

编安

王真

2010年10月8日

②“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③“雅趣”改为“爱好”;  ④“斧正”改为“修改”

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分)

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不要这么没信心;再说,离比赛还有段时间,结果还难说呢。 C: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D: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B:他拿过来一看,是一个手写的笔记本,封皮已经褪色了。 C:节日期间在闹市区燃放烟火爆竹,会造成环境污染,人身伤害和火灾。 D:我们要在思想上自觉地抵制不良的坏风气。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__的道路。 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梵高的坟茔(节选)

范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__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__,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情。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种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11.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二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不超过30个字。)(4分)

12.在第三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3.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三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6分)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五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B.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却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C.文章第三段说:“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D.古往今来的画家,车载斗量,不可胜计,然而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是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种类型。

E.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11.

解析: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梵高在他自己的时代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他不但没有依靠他的艺术而高贵富有,还过着衣食无靠的生活,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的艺术、他的画没有得到人们的赏识。为什么他没有得到在他死后的一百多年后应该得到的一切?是因为没有一个识千里马的伯乐,当时的艺术界还没有赏识他的画的能力。

参考答案:梵高的艺术无人欣赏,穷困潦倒的他只好用自杀来__这不公平的社会。

12.

解析:他们与梵高的对比,反衬出清贫和朴实的生活更能创造出令人敬畏的作品。本小题有三个要点:①“突出”(或“表现”);②“生活”;③“画风”。

参考答案: 反衬;突出他清白无瑕的生活和不同凡俗的独特画风。

13.

解析: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梵高的作品,三个角度都在文章里,只要把段落细分就可以得到了。

参考答案:①取材于平凡事物;②感情真挚、自然,绝无矫饰;③充满对人生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④手法神奇,色彩高妙,构图超绝。

14.

解析:A项表述与原文不符,错在“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D项判断错误。

答案:A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