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拯救雅典的文明衰落,遭到城邦的反对。为表示自己的思想的是()。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作尽各种各样的挣扎,希望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你能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吗?
在民族危机的关头,只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作尽各种各样的挣扎,希望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你能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吗?
周萍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繁漪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侍萍也抓住四凤,希望她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日又被唤起的梦;周朴园又抓住侍萍,希望借助她的明智,既结束旧梦,又维护周公馆的既成秩序;周冲也抓住四凤的手,想仰仗她的帮助,走入理想的境界。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全球性失业大潮前,政府刺激经济、增加就业的措施能否取得明显效果仍是未知数。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为失业人士开出药方,在危机中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B:2008年度耕地面积净减少29万亩,比2007年净减少61万亩,下降近50%左右。这表明中国耕地保护取得成效,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C:2009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和干涉,而对自己糟糕的人权纪录只字不提。 D:这位房产分析师认为,通过政府出面收购房源,可以使市场成交量在短期内得以拉升,给市场以“回暖”的预期,以刺激房市。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同学们劳动,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最紧张的一天。 B:在全球性失业大潮面前,政府的措施能否取得明显效果仍是未知数。社会学家为失业人士开出“药方”:在危机中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C: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虽然买到了合格的化肥,但是施肥的最佳时期已经错过了。 D:这次飞机失事,原因是由于机长在飞机遭遇强气流时处置不当造成的。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全球性失业大潮前,政府刺激经济、增加就业的措施能否取得明显效果仍是未知数。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为失业人士开出药方,在危机中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B:2008年度耕地面积净减少29万亩,比2007年净减少61万亩,下降近50%左右。这表明中国耕地保护取得成效,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C:2009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和粗暴干涉,而对自己糟糕的人权纪录只字不提。 D:这位房产分析师认为,通过政府出面收购房源,可以使市场成交量在短期内得以拉升,给市场以“回暖”的预期,以刺激房市。
材料一: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收获了从官方到学术界再到普通老百姓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完成工作和沟通,古色古香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央视举行汉字听写大会是进行“汉字保卫战”的一次创新尝试。“拯救汉字危机不是一个电视节目的事”,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拯救汉字危机的主角,都应尽自己所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充分认识汉字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拯救汉字危机”做出积极贡献。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6分)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就“拯救汉字危机”贡献你的智慧?(6分)
【答案】
(1)①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有利于领略汉字之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信心。(每点2分,共6分,若从传统文化角度回答亦可给分,但本题最高得分不能超过6分)
(2)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拯救汉字危机”的方式。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每个人都应从平时、点滴做起,为“拯救汉字危机”做出积极贡献。③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高度来“拯救汉字危机”。 (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为什么型”主观题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设问是分析为什么汉字听写大会受到高度关注,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领略汉字之美等知识点来展开。
(2)“如何做”型简答题是需要解释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其答题要求先摆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措施。本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去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辩证否定观、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等。
由央视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起了数千万网民的热议,收视率迅速登顶。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国人提笔忘字,已成常态,汉字书写面临危机。
不少网民认为,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有:①“听写的每一个汉字、词语背后都有一则文化典故或历史故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②“汉字听写大会上,竞赛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使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产生文化交流、碰撞。”③“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就是全民自我教育的过程,不少人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也有网民认为,汉字听写难以起到拯救汉字文化危机的作用。
其理由为: ①“把娱乐与文化混杂,观众在写错字的尴尬中哄堂一笑,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②“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化重任。”③“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局限于纯粹文化,影响狭隘。”
⑴你是否赞同“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理由。(12分)
⑵请就怎样拯救汉字文化危机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6分)
【答案】(1)(12分)答案一:赞同①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听写有利于了解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②汉字听写所产生的文化碰撞,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营造学习汉字文化的良好氛围。③汉字听写的举办,引发人们的文化反思与反省,从而激发观众强烈的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学习的自觉性。(每点4分)
答案二:不赞同①把文化与娱乐混杂,难以改变一些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错误认识和错误的文化价值观念。②为参赛而机械的读写记忆,不利于公众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对传统经典的传承。③竞赛中多偏僻生冷字词,少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字词,不利于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每点4分,答案一和答案二任选其一)
(2)(6分)①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拯救汉字文化危机的新形势、新途径、新方法。②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汉字文化传承的特点出发,拯救汉字文化危机。(答出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汉字文化传播、传承规律也可给分)(每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是辨析题,首先要对题中给出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判,选择认同或不认同题中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对自己的选择做出阐释。认同题中观点,可以从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分析。不认同题中观点,可以从汉字听写大会的局限性上分析,文化与娱乐混杂、机械记忆、字词生冷偏僻,这些局限性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2)该题是措施类题目,措施围绕拯救汉字书写危机展开,主要回答方法论即可。学生可以从树立创新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汉字文化传承、传播规律等等角度提出具体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