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本和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①学业靠勤奋才能精通,由于嬉耍贪玩而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由于因循随俗毁掉。

②我对于那座倒在路旁的石碑,又因此感叹那些古书文献未能存留,以致后世讹传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时任司隶校尉,为王莽所杀。永少有志操,习欧阳《尚书》。初为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灭其子孙。都尉路平承望风旨,规欲害永。太守苟谏拥护,召以为吏,常置府中。永因数为谏陈兴复汉室,剪灭篡逆之策。谏每戒永曰:“君长畿事不密,祸倚人门。”永感其言。及谏卒,自送丧归扶风,路平遂收永弟升。太守赵兴到,闻乃叹曰:“我受汉茅土,不能立节,而鲍宣死之,岂可害其子也!”敕县出升,复署永功曹。时,有矫称侍中止传舍者,兴欲谒之。永疑其诈,谏不听而出,兴遂驾往,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①,乃止。后数日,莽诏书果下捕矫称者。永由是知名。

更始②二年征,再迁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永至河东。因击青犊,大破之,更始封为中阳侯。永虽为将率,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

时赤眉害更始,三辅道绝。光武即位,遣谏议大夫储大伯,持节征永诣行在所。永疑不从,乃收系大伯,遣使驰至长安。既知更始已亡,乃发丧,出大伯等,封上将军列侯印绶。悉罢兵,但幅巾与诸将及同心客百余人诣河内。帝见永,问日:“卿众所在?”永离席叩头日:“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诚惭以其众幸富贵,故悉罢之。”时攻怀未拔,帝谓永日:“我攻怀三日而兵不下,关东畏服卿,可且将故人自往城下譬之。”即拜永谏议大夫。至怀,乃说更始河内太守,于是开城而降。

时董宪裨将屯兵于鲁,侵害百姓。乃拜永为鲁郡太守。永到,击讨,大破之,降者数千人。帝嘉其略。封为关内侯,迁杨州牧。会遭母忧,去官,悉以财产与孤弟子

建武十一年,征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延肃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恢亦抗直不避强御。帝常曰:“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其见惮如此。

永行县到霸陵,路经更始墓,引车入陌,从事谏止之。永曰:“亲北面事人,宁有过墓不拜!虽以获罪,司隶所不避也。”遂下拜,哭尽哀而去。西至扶风,椎牛上苟谏冢。帝闻之,意不平,问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太中大夫张湛对日:“仁者行之宗,忠者义之主也。仁不道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帝意乃释。

(节选自《后汉书·卷二十九》,有删改)

注:①束在马胸前的皮带。②汉更始帝刘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尉路平承望风旨,欲害永 规:计划,打算

B.持节征永行在所 诣:接受旨意

C.可且将故人自往城下之 譬:劝说

D.乃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 辟:授予官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永因数谏陈兴复汉室,剪灭篡逆之策 ②圣人之所以

B.①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止 ②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①永疑诈,谏不听而出 ②余亦悔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①遂下拜,哭尽哀去 ②吾从师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鲍永“仁”与“忠”的一组是

A.①少有志操,习欧阳《尚书》

②因数为谏陈兴复汉室,剪灭篡逆之策

B.①兴遂驾往,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

②乃辟扶风鲍恢为都官从事

C.①永虽为将率,而车服敝素,为道路所识

②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诚惭以其众幸富贵,故悉罢之

D.①去官,悉以财产与孤弟子

②亲北面事人,宁有过墓不拜!虽以获罪,司隶所不避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杀了鲍永的父亲鲍宣并欲斩草除根。太守苟谏是个正直的官员,他非常同情鲍永家的遭遇,为保护鲍永,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为吏。

B.鲍永素有大志,经常向苟谏陈说兴复汉室歼灭篡权叛逆王莽的计策,而苟谏经常告诫他要当心由此招来灭门之祸。

C.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派谏议大夫储大伯持符节召见鲍永。鲍永怀疑有诈,关押了储大伯。后来他释放了储大伯,但也以遗散__的方式表达了心中的不满。

D.鲍永严于执法,不避权贵,使朝廷风纪肃然,王公大臣莫不小心谨慎。后来的鲍恢也与他一样“抗直不避强御”,连光武帝刘秀也赞赏他们。

5.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永虽为将率,而车服敞素,为道路所识。

②会遭母忧,去官,悉以财产与孤弟子。

③亲北面事人,宁有过墓不拜!

1.B(诣:到)

2.D(A中“为”①介词,向、对;②动词,作为。B中“乃”:①才;②竟然。C:中“其”①其中;②自己。D:“而”都表顺承)

3.D(A中①不能体现其仁,B中②不能体现其忠,C中①不能体现其仁)

4.C(他遣散__是不想“以其众幸富贵”,并非表示对光武的不满)

5.① 鲍永虽然是将帅,然而他乘坐的车子所穿的衣服都十分陈旧朴素,这样被道路上的人们所辨识。

②正赶上他的母亲去世,鲍永辞去官职,把财产全都分给那些贫苦孤弱的弟子。

③我曾亲身面向北而侍奉他,哪里有经过他的陵墓却不拜祭的道理!

下列各项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徐公来,孰视之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困苦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B:多谢后世人 多谢:大大地表示感谢 璧有暇,请指示王 指示:指给……看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旧例、先例 D: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可怜:值得同情

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清除黎明即起,洒扫庭  除:台阶 B: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适:恰逢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 适:出嫁 C:以赵十五城为大王寿 请:请允许奉盆缶秦王 请:请求 D:自可断来,徐徐更谓之 信:使者,媒人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 信:信物

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或焉,或不焉 ②踞以骂曰 ③群臣之④沛公欲关中 ⑤素留侯张良 ⑥侣鱼虾而麋鹿⑦火尚足以也 ⑧彭殇为妄作 ⑨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⑩吾从而

A:①④⑩/②⑨/③⑤⑦/⑥⑧ B: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⑩ C:①⑩/②④⑥⑨/③⑧/⑤⑦ D:①④⑨/②/③⑥⑧⑩/⑤⑦

下列加点“于”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星火 不拘时,学于余 虽才高 B:此非曹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而君幸赵王 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其身也,则耻师也 辞楼下殿,辇来秦 又杂植兰桂竹木 D:是舍人相与谏曰 为降虏蛮夷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下列加点“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还也 闻道也固先乎吾 B:孰能讥之乎 皆出于此乎 C:则或咎欲出者 夫庸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失所与,不知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下列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城入赵璧留秦 青出于蓝胜于蓝 B:今行无信,秦未可亲 秦以城求璧赵不许,曲在赵 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C:登高招 顺风呼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D:某所,母立于兹 此六君者,皆忠信爱人 虽一龙发机,七首不动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刘备,天下枭雄 B:①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①验之以事 ②会于西河外渑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