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创举。当年红军用两只脚走过了多少个省?翻越了多少座大山?跨过了多少条江河?
母亲今年的年龄比儿子的10倍多3岁,7年后母亲的年龄比儿子的3倍多3岁,则母亲和儿子今年各多少岁?
解:设今年儿子的年龄是x岁,母亲的年龄是y岁.根据题意,得:
[4d856bbd6d738761.png]
答:儿子今年2岁,母亲今年23岁.
3年前母亲的岁数是儿子的5倍.母亲今年38岁,今年儿子多少岁?
解:设今年儿子x岁,则3年前儿子为x﹣3岁,
(x﹣3)×5=38﹣3
5x﹣15=35
5x=50
x=10
答:今年儿子10岁.
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线的词语
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熬:忍受,耐苦支持。
2、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委屈:这里是指不按儿子的意愿办事使儿子受到委屈。
路,我们天天都走。走过大路,也走过小路;走过平路,也走过山路;走过直的路,也走过弯的路……其实,我们走的不光是地上的路,也天天在走人生的路,一路走来,留下多少痕迹,刻下多少故事。
请你以“我走过的 路”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作文 略(45分含卷面书写分4分)
阅读下面材料,请选取其中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作文。要求:①主题要明确,体裁要鲜明。②结构要明晰,书写要认真,字体要美观。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很久;然后叹一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既然你们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选自张爱玲散文《非走不可的弯路》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至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吧。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选出对本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
A.母亲并不希望“我”从事写作,并在写作上取得成绩。
B.母亲并没有刻意为儿子留下教导或为儿子指出一定该走的路。
C.母亲的意志和爱就是留给儿子最好的教诲。
D.母亲默默的爱和她坚定将永远鼓舞着儿子坚强地活下去。
A
解析:
.(原文的意思是母亲希望“我”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不一定是在写作上,而非“不希望‘我’从事写作”。)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文题自拟;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的?”“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请根据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作文(60分)
下面是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的结尾段。此段文字意蕴丰厚,读后请根据要求答题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文段中史铁生说自己“头一次意识到”,表明突然读懂了母亲。他读懂了什么呢?文中语
言深沉含蓄,如果现在母亲就站在他面前,请你替史铁生拟写几句对母亲直抒胸臆的话。(不超过50字)(6分)
您为我受尽煎熬,我现在才明白您无私的付出,您倾注的爱震撼着我的心!为了您,我定要活出尊严来。(此题是一道开放题,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