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条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古文辞赋。

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 。 ②和③ 。 ①和③

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 ;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的问题。(4分)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4.文中《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47:09 免费下载:《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条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

[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古文辞赋。

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答:①和② 。 ②和③ 。 ①和③

2.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心”,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 ;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的问题。(4分)

3.文中的“两重械梏”分别指的是什么?

4.文中《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

5.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1935年4月)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

本题关键词:地下文物,成文法系,文字教学法,文言文翻译原则,字文恺,中国药学文摘,查阅文献法,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文字传播,文字教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