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海3月11日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因大地震和海啸导致死亡和失踪人数约25700人,数据257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解:25 700=2.57×104

故答案为:2.57×104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强地震引发的海啸浪高约达10m,大量建筑物和农田遭遇巨大海啸的袭击,此时海水具有    能;地震同时也使福岛核电站爆炸,核电站产生的核能属于   再生能源.(填“可”“不可”)

解:在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大量的建筑物和农田,由于此时海水是流动的且水位很高,故海水具有很大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故此时的破坏性很强;

对于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故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机械;不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7题。(14分)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23.选方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4.请根据选文第②段内容,简要概括什么是“海啸”?(2分)

25.选文第⑤段“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句中加点词语“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6.选文第⑥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有什么作用?(4分)

27.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3分)

23、开篇由新闻事件自然引出说明的话题——地震与海啸的关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24、海啸是一种主要由海底地震引发海水剧烈波动,形成强大的波浪,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意近即可)(2分)

25、不能删去(1分)。因为“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引起海啸有100次左右。如果删去,就变成完全确定发生了100次,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意近即可)(2分)

26、举例子、列数字。(1分)运用实例和具体的数据说明了强烈的海底地震不一定导致海啸。(2分)

27、引起海啸发生的因素有: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海底地震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美国科学家梅洛希表示,假如该小行星撞击地球,然后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6.4公里、深约518米的大坑,将导致7级地震,引发浪高约21米的海啸。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不仅需要民众充分的公开讨论乃至观点交锋,更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参与。 D:武力手段是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唯一手段?大规模动用武力是否会对国家安定大局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精灵文洛克,它以英格兰的萨罗普羊为原型,造型活泼而且富有动感,其设计充满了想象力。 B:美国科学家杰伊·梅洛希表示,假如该小行星撞击地球,将引发浪高约21米的海啸,导致7级地震,然后在地面上砸出一个直径约6.4公里、深约518米的大坑。 C:教育部发言人说,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它所要选拔的是综合能力最强的那些人接受高等教育。 D:《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

自然灾害危害地域差异显著,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了一次震级为里氏9.5级的特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浪高最高可达25米,波及太平洋东西两岸。其中推起的10多米高的浪墙,使距之一万多千米的日本太平洋沿岸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受其影响的国家中,中国沿海遭受的海啸袭击是最小的,这除我国比日本等国距离震区较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我国的海域特点考虑)

(2)据报载,在那次地震及引发的海啸中,智利临近地区损失惨重,但未殃及外国游客,原因是该国的旅游业欠发达,来该国的游客较少。试从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经济发展方面分析该地区旅游业欠发达的原因。

(1)中国沿海海区大陆架广阔平缓,海水较浅;外围又有一系列的岛屿和暗礁组成的岛弧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不利于地震海啸波的传播。

(2)位居南半球,远离世界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当时的世界经济不够发达繁荣,地区经济落后,旅游服务及地区接待能力差,入境游客少,旅游业较落后。(合理即给分)

下图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 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3分)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7分)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

(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海啸在不同海域形成的浪高与各地的海洋环境有关。第(2)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说明。

答案 (1)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2)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等。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0年10月25日晚,印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明打威群岛,发生7.7级地震,接着地震又引发3米高的海啸,几乎将所罗门群岛上的一座村庄吞没,导致至少113人死亡,500多人失踪。

(1)此次地震海啸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2)此次海啸给所罗门群岛造成了哪些危害?

(3)试按照成因、表现特征、发展过程对此次海啸进行分类。

 (1)属于自然灾害。因自然异变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危害。

(2)主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按成因划分属于地质灾害;按表现特征划分属于突发型灾害;按发展过程属于次生灾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