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 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与俱。

金人迫弁仕刘豫,且訹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书耶律绍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于我幸矣。”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 奇:以……为奇

B.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北面:面向北

C.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 吾曹:我们这些官员

D. 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强:勉强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弁具有“民族气节”的一组是

①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 ②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

③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 ④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

⑤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 ⑥众皆泣下,莫能仰视

A.①④ B.③⑤ C.①⑤ D.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炎初年,朱弁诸多要求出使金国,到了那里,为宋朝做了许多和解两国关系的工作。

B.面对难得的回国机会,朱弁坚决地留了下来。他要求王伦留下官印作为信物,与官印同睡同起。

C.金人对朱弁威逼利诱,要他到国贼刘豫那里去当官,朱弁宁可饿死,也绝不失节屈从。

D.在金人威逼朱弁换官时,朱弁坚决不从,要求和他一起被掠的人,抢先杀死他,为他立碑。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译文:

(2) 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

译文:

(3)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44:35 免费下载:《》Word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 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建炎初,议遣使问安两宫,弁奋身自献。至云中,见粘罕,邀说甚切。粘罕不听,使就馆,守之以兵。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绍兴二年,金人忽遣宇文虚中来,言和议可成,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虚中欲弁与正使王伦探策决去留,弁曰:“吾来,固自分必死,岂应今日觊幸先归。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则吾虽暴骨外国,犹生之年也。”伦将归,弁请曰:“古之使者有节以为信,今无节有印,印亦信也。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伦解以授弁,弁受而怀之,卧起与俱。

金人迫弁仕刘豫,且訹之曰:“此南归之渐。”弁曰:“豫乃国贼,吾尝恨不食其肉,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金人怒,绝其饩遗以困之。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金人亦感动,致礼如初。久之,复欲易其官,弁曰:“自古兵交,使在其间,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何必易其官?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且移书耶律绍文等曰:“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夕以至则朝以死。”又以书诀后使洪皓曰:“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要当舍生以全义尔。”乃具酒食,召被掠士夫饮,半酣,语之曰:“吾已得近郊某寺地,一旦毕命报国,诸公幸瘗我其处,题其上曰‘有宋通问副使朱公之墓’,于我幸矣。”众皆泣下,莫能仰视。弁谈笑自若,曰:“此臣子之常,诸君何悲也?”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 奇:以……为奇

B.又忍北面臣之,吾有死耳 北面:面向北

C.杀行人非细事,吾曹遭之,命也 吾曹:我们这些官员

D. 金人知其终不可屈,遂不复强 强:勉强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弁具有“民族气节”的一组是

①当遣一人诣元帅府受书还 ②愿正使受书归报天子,成两国之好

③弁固拒驿门,忍饥待尽,誓不为屈 ④言可从从之,不可从则囚之、杀之

⑤上国之威命朝以至,则使人夕以死 ⑥众皆泣下,莫能仰视

A.①④ B.③⑤ C.①⑤ D.②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炎初年,朱弁诸多要求出使金国,到了那里,为宋朝做了许多和解两国关系的工作。

B.面对难得的回国机会,朱弁坚决地留了下来。他要求王伦留下官印作为信物,与官印同睡同起。

C.金人对朱弁威逼利诱,要他到国贼刘豫那里去当官,朱弁宁可饿死,也绝不失节屈从。

D.在金人威逼朱弁换官时,朱弁坚决不从,要求和他一起被掠的人,抢先杀死他,为他立碑。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弁复与书,言用兵讲和利害甚悉。

译文:

(2) 愿留印,使弁得抱以死,死不腐矣。

译文:

(3)吾官受之本朝,有死而已,誓不易以辱吾君也。

译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  弁  朱弁,字少章,徽州婺源人。少颖悟,读书日数千言。既冠,入太学,晁说之见其诗,奇之。靖康之乱,家碎于贼,弁南归。

本题关键词:朱既明,朱端章,小儿阅读障碍,朱砂,银朱,成人语言,文言文翻译原则,阅读训练,阅读中枢,朱砂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