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播主题展开的研究是().
A:控制研究 B:议题设置 C:媒介研究 D:内容分析
“2015中国__与世界对话会”9月10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期间,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执政党的使命”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A:党要管党 B:从严治党 C:宽严并举 D:学习强党
6月5日,以“过去和现在:重新构想非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会议在南非开普敦落下帷幕。在为期3天的会议期间,南非总统祖马、加纳副总统阿米萨一阿瑟等来自75个国家的1250名代表回顾了过去25年来非洲经济发展成就,并围绕非洲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资本市场、科技与贸易、青年和妇女问题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A:第二十五届 B:第二十六届 C:第二十七届 D:第二十八届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主题论坛将每月围绕一个()展开讨论,并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
A:共同议题 B:专项议题 C:核心议题
2014年4月3日,为期两天半的“()”部长级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举行。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与来自东盟10国的国防部长和代表首次在美国本土进行会晤,重点围绕人道主义与灾害救援、气候变化、海事安全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展开对话。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艺创作有很多框框需要打破,这有赖于管理部门与创作者积极互动,各自承担一点相应的政策或市场风险,共同营造文艺创作的新活力。 B: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整个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论坛围绕“塑造区域绿色增长极”为主题,来自九大国家级新区的代表,就探索绿色发展与创新之道、未来趋势与机遇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2008年12月4~5日,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本次对话围绕“奠定长久的中美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这一主题,就管理宏观经济风险和促进经济平衡增长的战略、加强能源和环境合作、应对贸易挑战、促进开放的投资环境、国际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中美两国积极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②有利于加快贸易自由化与区域集团化进程 ③表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④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德对话论坛2012年会议于7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中方__徐匡迪表示,中德对话论坛是两国非官方高级别论坛。成立七年来,论坛议题涵盖了中德关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为促进中德关系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①中德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②中德文化差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中德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能促进中德文化的繁荣发展④中德文化交流是中德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010 年5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这次阵容空前的高端对话中,两国就推进新时期双边关系、促进经济强劲复苏以及促进互利共赢的贸易和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对话取得积极成果。虽然有了诚意和最新表态,但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和放松出口管制这两个中美经贸关系的关键议题,事实上还是没有实质性成果,今年年内恐难以达成和解。
请运用影响国际关系因素的有关知识,分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积极成果与存在分歧的原因。
(1)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6分)
②中美作为世界大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是取得成果的基础。但两者在意识形态国家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还有利益的对立,是中美两国存在分岐的根源。(6分)
解析:
略
某校高三学生就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趋势,给世界各国带来同等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有的同学认为:我们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高越好,速度越快越好,否则就会落伍,就会处于被动。
(1)请用有关辩证法的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战略?
(1)①矛盾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要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风险”和挑战。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要坚持适度原则。融入经济全球化,并非速度越快越好、程度越高越好,必须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既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又要循序渐进,反对不顾实际的盲目的高程度、高速度。
(2)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解析:
本题以经济全球化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量变和质变方面的知识。第(1)问要求对讨论观点作出评析。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的观点。盲目追求高程度、高速度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没有坚持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要求的适度原则。第(2)问要求回答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政府应对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