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说这句话的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梁启超 D:邓恩铭
革命先驱李大钊说:“为世界讲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体现了①青春时期必须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青春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③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之中④李大钊的无私奉献精神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校自主招生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和公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B:中国各省“代言人”排行出炉,当红明星不仅是大众青睐的对象,历代的伟大领袖、圣人贤士、文人义士也成为家乡代言人。 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国家。 D:作为纯粹的沟通工具的微信,具有用户对话私密,亲密度更高,传输即时,语音聊天只需消耗少量流量,用户已突破六亿。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己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D: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 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马未都先生创作了《醉文明》,既包括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又不乏以史为鉴的反思,从物质文明的角度全方位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起承转合。 B: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了“中国梦”的号召,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甘肃移动公司向当地7所高校赠送400份《中国青年报》,老师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让他们近距离地了解了《中国青年报》。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阶段就抓紧抓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有学者提议,应倡导全民重温中华经典,对弘扬民族文化更具积极意义。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D: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从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尽管这些新发现的实际应用还无法预见。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感的音响,一幅美丽中国的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B: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C: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 D: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例文:
青春——生命的觉醒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祖辈的呐喊,“创建青春之民族”,以蓬勃的生命反对压迫;青春是父辈的高歌,“渴望生活,从不淡漠”,撑起国家的脊梁;青春是我们的心声,“我的青春我做主”,彰显新时代的自信。
是啊,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青春可以“迷茫”,可以“疯狂”,但这“迷茫”、“疯狂”并不是浪费生命。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
生命意识觉醒的伊始,总会因前程未卜而感到茫然。祖辈们面对破碎的山河,父辈们面对困苦的生活,也会迷茫。然而正因为是青春,他们坚定了信仰,追随着内心前行。而如今我们的迷茫,源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精神无所寄托。因此,青春的意义首先在于确定志向。青春不应局限于一己私利,应有“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要坚定地守住内心。
然而,既有了内心的坚守,为何还会“疯狂”?其实,疯狂不过是反常。青春的力量需要一个抒发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疯狂”的目的。秋瑾,出身官 宦,她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可是她却为革命抛洒青春的热血。这在世人眼中也许是“疯狂”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拥有了生命力。青春应该突破常规, 然而这突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高远的意义,为了承担责任。
于是,我们坚守内心以明志,突破常规以获得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青春应该“我作主”。这三个字掷地有声,向我们传达着青春的力量,也 暗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我作主”意味着自我选择,它首先意味着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祖辈们否定了旧势力的__,选择承担民族独立的责任;同时它也意味着价 值观的建立,父辈们选择“渴望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我们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青春?我们应该确定怎样的价值观?
答案昭然若揭,我们的青春,同样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承担。老人摔倒了,外在有很多声音“分析”着利弊,然而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应扶起。和平安定的 社会也会有消极的声音,作为有责任的青年,我们应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谨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
其实,青春是一段觉醒的年华,它为我们的人生塑造生命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定志向驱走茫然,突破常规以求拥有活力,建立人格从而学会承担。青春,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新的境界。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生命。
文章紧扣材料,从祖辈、父辈的背景入手,引出当下的青春“迷茫”,然后围绕“生命的觉醒”,谈到当下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人格觉醒,提出“积极价值观”的确立。符合题意,比较深刻地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这篇材料作文和高考作文是一致的(高考作文一般是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在材料的表面意思上(显性信息)有祖辈、父辈和现在三个时期对于青春的认 识,同时暗含三个时代青春和青年的对比,材料的隐形信息极其丰富。在对青春认识和对比的背后是时代的召唤和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选择,同时暗含了在新的大时 代背景下通过先辈们的青春选择和奉献来教育现在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自己的青春时代里选择正确的道路,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成就自己无悔的青春和 辉煌的人生。
这个材料以三代青春为话题,可以说比较切合事实。现在中央在对改革开放做顶层设计,改革三十年中华名族再一次出发。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对青年人提 出新的 要求。三代人的青春观其实是在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时期青年人响应时代号召做出的选择(当然有对时下青年信仰缺失青春迷茫的批判,其实是通过批判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首先要找到可以立意的点。
【材料立意】
这一则材料内容及其丰富,之所以针对“青春”这样一个话题分三个方面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立意,能让材料包含更多的立意点。我在教学生时首先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的立意点和材料暗含的立意点。
直接立意点:
1.青春(总说);2.祖辈的青春;3.父辈的青春;4.当代青年的青春;5.年代(100年、50年、现在)。
间接立意点:
青春的变迁;2.青春与时代的责任;3.青春与青年的使命;4.青春与历史的担当。
第一层立意:1.祖辈的青春;2.青春的呐喊;3.青春万岁;4父辈的青春之歌;5.青春拒绝迷茫;6.我的青春不迷茫;7.青春里的个性飞扬。
第二层立意:1.青春的变迁;2.对话青春100年;3.三代青春里的祖国未来;4.青春100年,我们再出发。
第三层立意:1.100年青春里的那一抹历史剪影;2.100年青春里的时代召唤;3.青春筑梦100年。
一般只要是来源于材料的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都不会跑题。但是,找立意的点还是有很大技巧的,很多孩子只会找最基本的立意,主要是材料的大意。这样的立意不是不行,是会有太多撞车的,让你的文章很难从其他人中脱颖而出。
那么怎么才能找准点呢?第一步要了解材料的结构,第二步找准关键词,第三步找比较细的一般人不注意的切入点。本段材料的结构分三个部分:100年前祖辈的青春;50年前父辈的青春;今天青年的青春。
主要关键词:青春、祖辈、父辈、今天;次要关键词:家庭、国家、民族、人类、力量、信念、生活、迷茫、疯狂;不重视关键词:100年前、50年前、今天、新青年。找到这些关键词后学生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分两步:第一步、对主要关键词进行修饰作为立意,这就是第一个层次最基本的立意。第二步、让主要关键词和次要关键词或者不重视关键词相联系,然后进行修饰美化。这样就能得到第二或者第三层立意。
为什么要让次要关键词或不重视关键词和主要关键词相联系呢?因为主要关键词可以保证你的立意永远不跑题,次要关键词或者不重视关键词可以让你的立意新颖而深刻。到了这一步就可以保证学生的立意新颖而绝对不会跑题了,但是这还不是最高层次的立意,第三个层次的立意是靠立足在主要关键词、次要关键词和不重视关键词上然后运用逻辑推理出来的。也就是说要重视材料的隐性信息。比如这一则材料看似写青春实际上是说我们中华民族一百年的选择、一百年的奋斗、100年来执着地 追求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我们的中国梦:独立梦、富强梦、复兴梦不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换来的吗?所以我在给出第三层立意的题目里有一个:青春筑梦100年。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