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空1分,共10分)

(1)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 (2)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3)且以一璧之故强秦之欢( ) (4)臣等不肖,请辞去 ( )

(5)见犯乃死,重负国 ( ) (6)扶辇下除 ( )

(7)皆为陛下所成就 ( ) (8)安帝闻衡善术学 ( )

(9)衡下车,治威严 ( ) (10)连公府不就 ( )

(1)因:通过,(2)均:均衡,考虑。(3)逆:违背,(4)不肖:谦辞,形容没有才能,(5)见犯:被侮辱,(6)除:台阶,(7)成就:重用,(8)雅:平时,(9)下车:刚上任,(10)辟:征辟。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课本中的实词和古今异义的词语的题目,平时质疑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回答1—2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辞去。”

A.璧有瑕,指示王。B.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C.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秦王。D.君不如肉袒伏斧质罪。

2.下列加点字与“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先”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且庸人尚之B.单于其节

C.稍稍宾客其父D.反欲其主

1.A    2.D  

6.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不过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押 B: 臣等不肖,请辞去 请求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全,都 C: 独畏廉将军哉? 难道 见犯乃死,重负国 更加 D: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最终 如惠语以让单于 责备

选出下列划线词用的是本义的一项

A:听其狱讼,察其辞(《周礼·乡士》) B:旦辞爷娘去 C:其文约,其辞微 D:臣等不肖,请辞去

阅读下列课内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①“------------------------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② ----------------------------- 。”

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以吾两人在也 B.见欺

C.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

在横线处补出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 ;

②----------------------------------------------------------- 。

翻译下列语句(本题6分,每题2分)

(1)翻译划线句①

译文:------------------------------------------------------------------------------

(2)翻译划线句②。

译文:------------------------------------------------------------------------------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

【小题1】A

【小题2】

_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______

②_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___

【小题3】

(1)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                                                            

(2)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3)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试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解释下列加点字

(1)拜为上卿 (2)臣等不肖 (3)独畏廉将军哉! (4)顾吾念之

下列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且相如素贱人 B.宣言曰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且庸人尚羞之

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且庸人尚羞之 B.而相如廷叱之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而耻学于师

翻译下列句子

(1)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2)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相如“不肯与会,常称病”这种做法是否合适?请简要评价。

【小题1】(1)授官  (2)不才   (3)难道   (4)但,只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1)但是蔺相如仅仅凭借言辞立下功劳,却占据名位在我之上。(而、徒、以、口舌、为劳)

(2)(廉颇)袒露身体背着荆条,通过宾客到蔺相如家道歉谢罪。(补主语、负、因、谢)

【小题5】合适:采用隐忍退避的方式避免了与廉颇的正面交锋,不仅体现了自己的豁达大度,也使赵国的两大支柱得以共存;

不合适:为了避开廉颇而称病不朝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同时也可能助长廉颇的气焰,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做法。(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6.把下面文言文语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1)且相如素贱人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1)况且相如本来是卑贱之人

(2)我们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

(3)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且”“素”“所以”“去”“事”“且”“羞”和判断句的翻译。

22. 按要求补写下列名篇名句。(每空1分,共8 分)

(1)《赤壁赋》中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渺小的句子是_____ __ , 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22.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想当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 。(《醉花阴》)

(4)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5)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3)人比黄花瘦。

   (4)樯橹灰飞烟灭。

   (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况吾与子 ,侣鱼虾而友麋鹿,架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2)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4)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自燕、赵 ,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

(5) ,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渔樵于江渚之上,举匏尊以相属(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洎牧以谗诛,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