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开始,北京高考英语科目分值下降,将实行一年()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记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
A:2015;1 B:2015;2 C:2016;1 D:2016;2
(12.00分)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某地作为高考改革试点地区,从当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每个考生,英语,语文,数学三科为必考科目,并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中任选三个科目参加高考,物理、化学、生物为自然科学科目,政治、历史、地理为社会科学科目.假设某位考生选考这六个科目的可能性相等.
(1)求他所选考的三个科目中,至少有一个自然科学科目的概率;
(2)已知该考生选考的三个科目中有一个科目属于社会科学科目,两个科目属于自然科学科目,若该考生所选的社会科学科目考试的成绩获A等的概率都是0.75,所选的自然科学科目考试的成绩获A等的概率都是0.8,且所选考的各个科目考试的成绩相互独立,用随机变量X表示他所选的三个科目中考试成绩获A等的科目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1)记“某位考生选考的三个科目中至少有一个科目是自然科学科目”为事件M,
则[a000818305a15455.png].
(2)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有0,1,2,3.
∵[6c22f68b24080df5.png];[47dd1866f1484eef.png];[e0c5f313f913c11e.png];[70bc75758c23e242.png];
所以X的分布列为:
[733f4889cc2f3a1b.png]
所以.[95c3abea1a8183d5.png].
16.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013年底9月,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指出,2014年山东高考将取消英语听力,英语试卷总分不变。2013年报10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新高考方案即将出台,其中英语将可能实行一年两考,不再计入总分,而是以等级形式计入高考成绩,高校在录取时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宣布,北京市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以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2014年起,山东、江苏和北京将陆续实行高考英语改革。(5分。时间1分,地区1分,“陆续”1分,“实行高考英语改革”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文段共3句,第一句:2014年山东高考英语试卷总分不变;第二句:江苏出台新高考方案,高校在录取时对英语等级提出要求;第三句:北京市2016年高考语文、英语均有变化。三句话都是讲英语考试改革。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压缩语段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注,重点词语可参照:“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结果如何”或“什么怎么样”的模式来寻找。)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本题可筛选出主要词语有“山东、江苏和北京”“陆续进行”“高考英语改革”。
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做题。(6分)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发布,被民间讨论多时的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有了结果。
据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介绍,北京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英语由150分减成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由现在的300分增至320分。
(1)请根据上文内容,续写下面的句子。(2分)
北京市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与现行方案相比,科目未变,但五科中有四科 (不超过8个字)。
(2)新闻点评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就上面这则新闻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写一则点评,不少于60字。(4分)
【小题1】分值有变化。(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北京新的高考方案,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国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2分)同时也为近年来盲目的“外语热”降降温,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2分。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为概括信息题,其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很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很紧密。答题时应准确把握新闻语段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压缩,且注意字数的限制。该题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科目分值的变化上。
考点:考查压缩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2】
试题分析:新闻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比短评更简短。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内涵和特点:时文:当前发生一些社会热点问题。 短评:“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评说,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新闻评论被称作是“报纸的心脏”,短评被称作是新闻评论的“轻骑兵”,那么点评则可称为“尖刀兵” 。特点:形式短小精悍, 内容鲜明准确,语言简练得体。典型的常规型新闻点评题,答题要点应该从以下两点入手: 1. 准确简洁概括新闻的中心事件;2、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分析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实质 。另外注意字数限制,不要超过字数,也不要离限制的字数太远。离得太远,意味着说的过于简单,或者要点不全,点评不充分,不到位。解答此类题目“四要”: 1.要读懂新闻。对所提供的新闻要认真阅读,熟悉其主要事件及相关细节,把握其精神实质,这样就为点评打下了基础。2.要评在点子上。点评的篇幅很小,但要选好角度,提 炼观点,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而不可大而不当,观点杂乱。3.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做到以理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人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切不可凭空漫说。 4.要评得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形象、有文采,避免死板、陈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并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均不得超过20字。(5分)
新华网2013年10月22日报道:在高考改革方面,即将发布的“中高考改革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高考五个科目考试,除了数学分值没有变化外,语文、英语、文综和理综的分值均有调整。其中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数学学科考试分值仍然为150分。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理科综合考试分值由300分提高到320分。
18.标题:
19.看法
18.示例:高考学科分数将作调整;高考语文分值或将增至180分;高考英语分值或将降至100分。
19.示例:语文高出英语分值80分,表明今后将要强化母语教学;学科分数调整,突出了对母语的重视;高考英语降分不利于英语学习。
【解析】
18.
试题分析:新闻标题的主要信息为:人、时、地、事。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为高考科目分值的变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试题分析:分值的调整反映了该学科的地位的变化,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社会的重视度会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可以从这些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从改革的利与弊来谈谈。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做题。(6分)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发布,被民间讨论多时的北京高考改革方案终于有了结果。
据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介绍,北京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英语由150分减成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由现在的300分增至320分。
27.请根据上文内容,续写下面的句子。(2分)
北京市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与现行方案相比,科目未变,但五科中有四科 (不超过8个字)。
28.新闻点评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就上面这则新闻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写一则点评,不少于60字。(4分)
【答案】
27.分值有变化。
28.北京新的高考方案,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国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2分)同时也为近年来盲目的“外语热”降降温,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解析】
试题分析:由语文、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分值变化可知,第一问应为“分值有变化”。第二问,可从重视语文的重要意义、为“外语热”降温的作用角度来作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国务院于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堪称我国自恢复高考
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材料: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则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及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浙江、上海将率先试点改革,并于2017年全面推进。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教育的力量,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改善人民生活。通过培养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通过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较大,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考查。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 切入点: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即教育对经济的作用。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教育与劳动者关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改善人民生活;教育与科技自主创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通过培养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通过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环境。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劳动与就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根据《意见》,高考改革方案中考生总成绩有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制定该《意见》的哲学依据是( ) ①物质是运动的,高考方式需要不断创新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④制定《意见》认识来源于专家的意见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根据《意见》,高考改革方案中考生总成绩有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制定该《意见》的哲学依据是( )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高考方式需要不断创新 ②联系是多样的,高考改革要尊重认知规律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 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不包含矛盾普遍性的东西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