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新思维活动的心理要素的情感,必须是积极饱满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饱满的热情和理智清醒的激情。

领导者如能和员工建立起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员工,打动和征服员工的心,就能起到激励作用,这是( )的基本特点。

A:尊重激励 B:情感激励 C:参与激励 D:目标激励

《简·爱》中的女主人公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和爱恋,不料在举行婚礼时却横生枝节,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磨难和考验。

这里的“枝节”是指:

律师、梅森指出罗切斯特先生现在有一个活着的妻子,不能与简爱结婚。

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有

A: 友情也称为友谊,是人们在交往中产生的一种亲密情谊。 B: 平等互助是发展真挚友情的基本条件。 C: 男女同学之间由于性别、性格的差异,不可能建立真挚友谊。 D: 是真挚朋友就应讲“哥们儿义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放慢前行的脚步,曾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步入减速换挡的“新常态”。 B:许多事实表明,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不是由学者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C: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之所以感人至深,让听讲者终生难忘,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演讲时倾注了饱满真挚的情感造成的。 D:近年来,普通人身上涌现出的道德力量向社会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从我做起,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梁启超先生的演讲之所以感人至深,让听讲者终生难忘,首要的原因是他在演讲时倾注了饱满真挚的情感造成的。 B:包身工制度虽然在现代社会已不复存在,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公正对待工人的现象。 C: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 D:《大卫·科波菲尔》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自己童年的记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先生的演讲之所以感人至深,让听讲者终生难忘,首要的原因是他在演讲时倾注了饱满真挚的情感造成的。 B:包身工制度虽然在现代社会已不复存在,但个别地方仍然有不公正对待工人的现象。 C: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自己童年的记忆。 D: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

20.以《微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有细节描写,情感真挚,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微澜

沉重的积雪压得长沙城呻吟着,颤抖着,而空中的白雪团还在不停地狂舞。

我在雪中,疲惫不堪。候车室的座位都已让给了老人,坐在冰凉的地上打一夜盹丝毫不能解乏,自己的干粮早已吃完,政府的救济粮也是时断时续。大雪封路第一天起我便赶到这里,如今我连日期都忘了,只有黑色的等待…… 唯有雪,不知疲倦地下。

我身上冰冷,可心里却燥热难受,我托同伴看管行李,自己出去走走,雪太大,车不会驶来,守着也是白守。街上的地湿透了,路边的树枝弯曲欲折,一如我此刻的心。对面走来祖孙俩,相扶相持,相依相偎,那把红绸伞,似能映出盎然春意。

我忍不住目迎着他们,虽然,此刻脏乱不堪,疲惫憔悴的我在他们眼里不亚于乞丐,我知道。“唉!”我情不自禁地一声叹息!

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们竟向我走来,我已躲避不及。“孩子,到我们家去吧,家里午饭刚好,吃口热饭暖暖身。”只听老婆婆慈祥地说。我一惊,浑身一颤,似有电过,又似心中刚刚扬起一阵微澜。“这……”我刚要谢绝,小男孩拉起我的臂膀就走,老婆婆也满脸笑容地把伞打到我头上。

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家啊!感受着这里的温馨,闻着久违的饭菜香,我忍了多时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 这阵暖意,拂过我的心海,吹化冻雪积冰,激起一阵阵微澜,这是春天般的微澜!

我埋着头,浑身颤抖,这家人都停下箸,温和的目光洒在我身上,一如和煦的阳光。“孩子,真苦了你了,赶不回去就在这里过年吧,我们是一家人。”我听了,更是泪流不止。我一个浑身有掸不尽灰的泥瓦工,何德何能,享受这份真情?

下午,回站取物时,我正遇见一位残疾老人和他的女儿在临时帐篷里为旅客烙饼,同伴脸上尽是感激。 我看着,心中又是一阵微波漾过。我进去借了一把扫帚,我在帐篷前扫出一条路来,不光为这对好心的父女。

我扫着,女儿扶着残疾老人往回走,众多的旅客鸦雀无声地望着,静静地倾听扫帚有节奏地扫雪声,呆呆地望着雪尘扬起,又落下。我再次涌起一股暖流,我想,我的小小举动,也会在别人心中激起阵阵微澜。

这就够了。爱的微澜激起,又得到传递,尽管微小,却像春风那样,让人间充满温暖,尽管我们被困守在小小的车站里。

【解析】

试题分析:“微”,微小、细微;“澜”,波浪;“微澜”,微小的波浪。如果将这一本义(也是实指义)延展、引申开来,“微澜”也可虚指,比如生活中微小的改变、人生中微小的曲折、内心处微小的感动?题目旨在引领我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确,在我们平凡的生活和淡定的人生中,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波澜壮阔,更多的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然而恰恰是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我们最多的感动,让我们的生活平凡却不平庸,每一个脚印里都盛开着让人心旌摇曳的花朵。“微澜”从本意上说,是指微小的波澜,与汹涌的波浪相比,它恬静、闲适,与光滑如镜的湖水相比,它灵动、活力。因此写作时要防止写成将微澜写成大的波浪。从构思上说,如果仅仅从自然界着手写,则失之肤浅。可以将自然界的微澜和心中的微澜结合起来写,也可以仅写自己心中的微澜。从写作切入口来说,可以写一种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平平淡淡,多一些微澜会更有意义。可以写曾在自己心中不经意时激起了的一些细小的波澜,如一个特别的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曾让自己难忘的事件等。另一方面,“微澜”应该有它的比喻义,找到它的本体就很关键了。如果从“微澜”的反义词“大浪”入手,似乎就容易得多了。我们知道“大浪”的本体是生活中影响重大的事件,如此推理“微澜”很显然应该是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或者是指生活细节。明确了微澜的比喻义之后,我们就可以推知这篇文章应该是要表达对生活细节或生活小事的态度。结合原材料的语境,可以推知文章的立意方向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生活中的细节,看待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审清题目,初步构思微澜:即微小的波浪。这里应为比喻,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微小起伏,也可以理解为人生旅途中的小挫折。为了防止偏题,我们不妨将题目扩展成一句话(话中可包含“谁,什么,怎么样”等词语)。如:谁把什么样的经历看成微澜,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谁的什么举动激起了某人内心的微澜,结果怎样。围绕题目选择素材,确定文体将前面所扩展的那句话具体化。记叙文可以记叙一件事,也可以是多件事。叙事要扣中心,不能枝蔓横生。可以积累几个文章的模板,以应急。设计开头和结尾,增设亮点。从写作切入口来说,可以写一种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平平淡淡,多一些微澜会更有意义。可以写曾在自己心中不经意时激起的一些细小的波澜,如一个特别的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曾让自己难忘的事件等。 存在的问题:微澜指什么?概念模糊、主题不集中、缺少点题的字眼、不适宜的题材入文、语病多,漏字错字严重。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