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人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
解释说明“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下列句子中加[]的词,其注释正确的有()。
A: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妻子:男子的配偶) B:齐师[伐]我,公将战(伐:攻打) C:三皇无[文],结绳而治(文:文字) D: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容与:徘徊不前) E:阳虎[去]齐走赵(去:去掉,除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其注释正确的有()。
A: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妻子:男子的配偶) B:齐师伐我,公将战(伐:攻打) C:三皇无文,结绳而治(文:文字) D: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容与:徘徊不前) E:阳虎去齐走赵(去:去掉,除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滕文公上》)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在这两段选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贤明的君主所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
②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没有不干的坏事了。
2.孟子认为养民首先要“制民之产”,解决百姓“恒产”(土地)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民衣食无忧。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体现。
1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C: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D:俯不足以畜妻子
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民为本 D:礼乐典制
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儒家主张
A:藏富于民 B:勤俭节约 C:忠孝为本 D:国富民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