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B: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官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 C:天宫一号是“载人空间实验平台”,或被称作“空间实验室”,是空间站的一种 D: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

2012年6月18日,()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入空间交会对接。

A:神舟七号 B:神舟八号 C:神舟九号 D:神舟十号

2012年我国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次发射将首次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它们在与地面通信时利用的是(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光导纤维 D:电磁波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沈羡云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人们在谈起空间交会对接时总是将它们连在一起,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它是两个过程,即是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空间的交会对接就好像人生的恋爱和结婚一样,是有联系但性质上又不完全相同的两回事。空间交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调整,在空间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的过程。通常只要交会的航天器相距在一定距离范围以内(例如300米),就算实现了交会。对接是指它们“相会”后,通过专门的对接装置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交会的航天器不一定对接,但是需要对接的航天器则一定要首先实现交会,而且交会还必须达到对接所要求的精度。

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与我国一样,经过了发射单个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就是交会对接技术。可以说没有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载人航天的发展。可以想象一下,哪个火箭有这样大的推力可以将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庞然大物发射到太空?国际空间站的建成,都是靠交会对接将一个个舱段与空间站的主构架连接在一起的;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也是通过交会对接将航天员和物质一次次地送到国际空间站,使他们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仅为9.2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

根据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将其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维持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航天员定期的更换、飞行所需的燃料、航天员的食物、科研生产原材料的补给和取回、仪器设备的更换与维护、在飞行轨道上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服务等,都需通过空间交会对接以实现地面和太空航天器之间的人员和货物运送。

其次,解决运载火箭推力有限的难题。当航天器的体积和重量超过运载火箭的能力时,可以分次发射,然后把各次发射的飞行器或者有效载荷经过空间交会对接,在轨道上组装成大型的航天器。这样,利用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可以间接地完成大型或超大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和空间站的组装任务。

第三,进行空间站维修和救援。通过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维修在轨道上出故障的航天器,或者发射救生船以营救在飞行轨道上出事故的载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员。

再有,实现往返于轨道间、星际间的渡船、拖船等服务型航天器的在轨作业。

最后,对今后发展和规划复杂的飞行任务进行有效优化。例如,复杂飞行任务可以分解成为几个独立的相应阶段,然后利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按飞行过程要求,重新将其组合。

总之,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空间应用的扩大,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作用亦将越来越重要。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7期,有删改)

1.第一段引用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请概括说说什么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4分)

3.第二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

4.第三段画线的句子表达是否准确?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5.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请你拟写一副对联表示祝贺。(4分)

5.巧妙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

6.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4分)

7.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是有联系但性质上又不完全相同的两回事,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4分)

8.不准确。我国现在还处在“发射单个飞船”的第一阶段,所以不能用“经过了”。可以改为“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经过了发射单个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阶段”。 (4分)

9.示例一:交会对接圆满成功,载人航天再创辉煌。示例二:弘扬航天精神,精益求精;开创崭新局面,再接再厉。(4分)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我国境外在逃人员潜逃方向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公安部“猎狐2015”行动办派出境外缉捕工作组,对潜逃印尼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展开集中缉捕行动。 B:由于杂光强烈的干扰,对测量设备敏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相对导航的可靠性均造成较大影响,给交会对接的可靠实施带来一定风险。 C: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D:为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武昌南湖中学邀请了四个大学的热衷于饮茶文化的教师利用选修课时间为同学们传授茶之历史、品茶礼仪等方面知识。

把4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括号(只填序号),使下面这段话语意连贯。(4分)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的消息,中国未来的空间站的名称叫“天宫”。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了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

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建设实验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

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空间站建设,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

①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

②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

③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

④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高。

④ ② ③ ①

交会对接作为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凭借科技人员的突破,我国于2016年10月19日凌晨成功实施了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交会对接。但与以前我国实施的6次交会对接相比,此次“太空之吻”有三大不同。

第一,轨道高了50公里。此次交会对接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轨道上进行,这比我国之前交会对接的轨道高了50公里,与未来我国空间站运行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第二,飞船采取“主动”。在此次任务中,由以往天空二号主动发光变为神舟十一号主动发光,提高了交会对接的抗干扰能力和未来空间站的寿命。当交会对接完成后,两个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飞行时,天宫二号就和原来一样,成为这个“新组合”的主导者,掌握起所有控制权。第三,“对接天眼”全面升级。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的“对接天眼”——光学成像敏感器(CRDS)在太阳杂光抑制能力、识别目标敏感器上有了大幅提升,敏感器首次捕获时间也由原来的约十秒缩短至不到一秒,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交会对接。

此次交会对接的成功,为我国今后建立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太空之吻”的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的?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此次交会对接过程既克服了原来交会对接中轨道低、天宫主动、天眼慢等消极的过时的内容。

此次交会对接过程又保留了原来交会对接中空间站运行的轨道高度、天宫主导和控制组合体飞行、光学成像敏感器捕获技术等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此次交会对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成功的扬弃。

2011年11月14日,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如约牵手”,成功实现第二次交会对接任务。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通过自主创新,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我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历时16年科研攻关。16年中,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根据计算数据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计算和比对,对交会对接方案进行了充分的地面仿真与试验验证

,在地面上前后共开展了1101次对接试验和647次分离试验,在试验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不仅验证、完善了原有方案,也不断获得新的技术突破,这大大提高了对接的可靠性。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为加快推进我国载人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1)运用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原理,联系材料,分析我国航天工作者是怎样实现自主创新的?

(2)联系材料,说明我国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实现的历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

[68636cf0ab728735.jpg]

2012年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并在18日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进步。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原子弹爆炸 B:“东方红一号” C:“天宫一号” D:“神舟五号”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