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分)

译:

⑵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分)

译:

⑶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分)

译:

【答案】 ⑴既然自己让心灵被形体所奴役,又为什么还要伤感失意而独自悲伤呢?(“役”“奚”各1分)⑵世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责备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沮丧。(“劝”“非”各1分)

⑶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苟”,“告诉”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役”解释为奴役,“奚”解释为为什么,同时注意“既自以心为形役”是一个被动句,翻译时要体现;第二句时注意“劝”解释为奋勉,“非”解释为责备;第三句注意,“苟”解释为姑且,“告诉”为古今异义词,解释为申诉。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翻译下列句子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

【答案】(1)况且全世界的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更加勤勉;全世界的人都指责他,他也不会更加沮丧。(得分点:且、举、誉、劝、非、沮,各0.5分)(2)想要姑且顺从私下的情况,但是申诉不被允许。(得分点:被动句,1分,欲、苟、则、告诉,各0.5分)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要注意“且”解释为况且,“举”解释为全,“誉”解释为赞誉,“劝”解释为勤勉,“非”解释为指责,“沮”解释为沮丧;翻译第二句时注意“欲”解释为想要,“苟”解释为姑且,“则”解释为但是,“告诉”解释为申诉。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2分)

(2)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4分)

(3)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分)

(1)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2)而且世人都赞誉他,他却并不会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人们都为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自身与物的区别,辨明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至此而止;(3)刘夙婴常年病倒在床上,臣为他端汤送药,没有曾经废弃她、离开她。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以”作为介宾短语“以春及”的介词,有“把”的意思。同时,这个介宾短语作为状语又置于动词“告”之后。“农人告余以春及”可以翻译成“农夫把春天;(2)誉、劝、非、沮;(3)侍、废离、句子大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

(2)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3分)

19.(1)况且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奋勉,全社会的人都非议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沮丧。

(2)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虽然这样,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解析: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直接抒发__之恨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其原因是他能够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美人烘托英雄,彰显出周瑜的风姿潇洒、年轻有为。

(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3)小乔初嫁了。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辩”不要误写为“辨”。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8.默写

(1)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 云销雨霁,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吾所以为此者,

(5)既无伯叔, ,晚有儿息。

(6)子曰: ,则远怨矣。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8分。)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斯已矣。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3) 。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知西东。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4)、不霁何虹?高低冥迷。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