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高祖还归,过沛①,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②,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③,复④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⑤,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⑥。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⑦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⑧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注】①沛:沛县。②筑:筑琴。③汤沐邑: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④复:免除赋税徭役。⑤驩:同欢。⑥ 献:敬献牛、酒等礼物。⑦丰:丰县⑧雍齿: 原是刘邦部将,后反叛刘邦,被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悉召故人( ) ②酒酣,高祖击筑( )
③吾虽都关中( ) ④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
2.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句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唯陛下哀怜之 B.、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C.、楚王闻之 D.、吾欲辱之
3.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高祖这次回乡经过沛县,召集亲朋故旧一起纵情喝酒,还作歌让沛县的儿童学唱。
B.高祖免除了沛县的赋税徭役,并答应他们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
C.因为沛县的百姓很多,高祖的父亲和兄长不能招待他们,所以高祖离开了沛县。
D.因为雍齿帮助魏王反叛刘邦,而丰县人也帮助雍齿,所以刘邦一开始不愿意免除丰县的赋税。
4.翻译下列句子。
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
1.①全,都 ②喝酒喝得尽心 ③建都 ④只,不过(或答“只”、“仅仅”)
2.B
4十多天后,高祖要离开了,沛县父老坚决挽留高祖。
选择字形全对的一项( )
A:茹毛饮血 婷婷如盖 怒涛排壑 B:坚毅不挠 并肩携手 鸡鸣狗盗 C:不曼不枝 众论翕然 以手阖门 D:敷道如底 尘泥渗漉 重蹈复辙
6.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观察 B: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阖:敲,扣 C:扪参历井仰胁息 扪 :摸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言:言语
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例句:比去,以手阖门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度长挈大,比权量力 D: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①六王毕,四海一 相同 ②族秦者,秦也 灭族 B:①纵一苇之所如 往,去 ②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C:①比去,以手阖门 等到 ②大母过余曰 经过 D:①信可乐也 相信 ②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B:山川相缪。 C:比去,一手阖门。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比较 B:广家世世受射 学习,传授 C: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凭 因为 D: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官吏的俸禄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吾与点也 C:为国以礼 比去,以手阖门 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其可怪也与
对下列句子中“谢”字的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③ 阿母谢媒人 ④ 谢家来贵门 ⑤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⑥ 则与丰酒,哙拜谢
A:①②⑥/④/③⑤ B:①/②⑥/④/③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
选出翻译不恰当的一项:( )
A: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将来死后我的魂魄仍然以思念故乡为乐。 B: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 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赶到城西来献礼。 C: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沛县父老父仍旧坚决请求,高祖才到了丰邑,后来到了沛县。 D: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又违背当初的约定,改立沛公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