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B: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C: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D: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要把浓缩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鉴赏过程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B: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和“迎头痛击”呢?我的体会是,仍然尽可能地宽容。 C:时下,许多报刊都反映这样一种现象:公安干警出警次数多,出警时间长,这些情况在全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D:“新婚宴尔”的“宴尔”是什么呢?《新编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也作‘燕尔’,快乐愉悦,”《诗经·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下列各项中,引号及前后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诗人晏殊诗云:“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这诗味,简直跟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半斤八两! B:“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诗太妙!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 C:中国有句俗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是要做成某样事情,须得有大无畏的精神。 D:他让我告诉你,“因为走得匆忙,他借你的书等他从昆明回来才能还你了。”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也不知道谁该去。 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C:是他的脑子笨呢?还是太不用心了? D:去哪儿,你们?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并指出其余错误在哪里
A: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B: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C: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D: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可能有人会说这架飞机上的乘客过于迂腐,是否和歹徒搏斗这样千钧一发的事情还要通过表决来进行,不是明摆着书生之举吗?采取表决的方法是不是因为贪生怕死? B: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史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沿。 C: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D: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 ( )
A:就我而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和“岐王宅里寻常见”,我读了几十年,却并未读厌看来赵翼的话“至今已觉不新鲜”是说错了。 B:另据调查,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都与浮游微粒的增减有关(节选自《百科知识》2004﹒4)。 C: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D:世界歌王帕瓦罗蒂有三个不小的缺点:嗓音不行、怯场、不识乐谱。
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红楼梦》中的黛玉和宝钗两人,常常被混为一谈,加以评说。 B:既实事求是,又异想天开,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C:经过一番激战,全歼守敌,打扫完战场,便偃旗息鼓,凯旋而归。 D:扮演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小演员,他们栩栩如生的演出博得热烈的掌声。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B:28日上午,被称为“长江第一隧道”的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的规模和投资有多大,建成后将发挥哪些作用?为什么不在长江上造桥,而是在江底挖隧道?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的专家。 C:从今年1月1日起,建筑企业必须“两证”齐全(安全许可证和企业资质证书),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