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6日,“向阳红09”号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西南印度洋返回()锚地,这意味着中国大洋第35航次圆满结束。
A:日照 B:大连 C:连云港 D:青岛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投入试验性应用之前共经历过()个阶段的海上试验。
A:3 B:4 C:5 D:7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试于2013年4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已系统地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向自主集成、自主创新的转变,并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6月10日上午,“向阳红09号”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省江阴市码头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当地时间8月8号7时,“蛟龙”号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随“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为我国大洋科考中第一位下潜的科学家.
(1)“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5268米时,海水对“蛟龙”号产生的压强是 Pa(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 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填出一项即可得分)

解:(1)蛟龙号在最大下潜深度时承受海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5268m=5.268×107Pa.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故答案为:(1)5.268×107;(2)载人深潜.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主驾驶叶聪给自己及潜航员取了一个外号“深海的哥”。 他说:“因为的哥是一个服务性的岗位。我们潜航员要做的,就是把科学家安全、准确地送到他想要去的地方,提供优质服务。”请你为这位“深海的哥”完成为期一百零三天的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说句祝福的话,精练、巧妙地表达你的真情。(不超过20字。)(2分)
示例:“蛟龙号”载誉顺利归,“深海的哥”谈笑凯歌还。
祝愿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大成就!“深海的哥”顺利归来。
祝福“深海的哥”谈笑凯歌还!
2014年11月20日,“向阳红09”船从青岛母港起航,前往江苏省江阴市搭载“蛟龙”号,赴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已知:海水密度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问:
(1)“蛟龙”号下潜到2700m深度时受到的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蛟龙号”到达海底后扔掉部分配重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是5×103N,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如图12所示,任务完成后,起把重2.2×105N的“蛟龙号”吊到母船上,起重机滑轮装置原理如12乙所示,在滑轮装置作用下,“蛟龙号”离开水面后缓慢坚直上升10m后到达甲板,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68750N,移动的距离是40m,则滑轮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1)P=ρ海水gh=1.03×103kg/m3×10N/kg×2700m=2.781×107Pa。 (2分)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水=5×103N (2分)
(3)由图可知绳子的段数为:n=4
η=×100%=(2分)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就给分(只写答案没有计算过程不给分)
(1)2013年9月19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在我国南海冷泉区与蛟龙海山区、东北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区的科考任务后,顺利返航,这标志着我国深潜事业成功从冲击深度的海试转向试验性应用方面。请你在图(1)中试作出该潜水器模型加速上浮时的受力示意图。(小黑点O.表示潜水器模型的重心)
(2)小秦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小磁针的磁极。
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力的示意图、磁感线及其特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等知识。第(1)题,第(1)题,潜水器模型受重力与浮力,由题意可知潜水器模型加速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点都在潜水器模型的重心;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可过重心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G和F浮表示;注意浮力大于重力。第(2)题,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判断出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示通电螺线管的N极(右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的,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答案:(1)如答图—1所示。(2)如答图—2所示。
【易错分析】①审题不清,没有理解“加速上浮”这一运动现象所表述的物理知识。②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加速上浮”或用错左、右手。③对安培定则、判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方向等物理规律记忆不牢,用错左右手。
【纠错对策】①提升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②分清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内容以及对应的物理现象、图像等。③审题要严,加强审题方面的专项训练。
2013年8月8号,“蛟龙”号在位于东北太平洋的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详细勘查区进行实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下潜——工程下潜,最大深度5268,。通过海下9个小时的工作,发现的多种海底生物,并测算出结核覆盖率约为50%。“蛟龙”下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2013年6—9月,蛟龙号开启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成功带着多位科学家完成多次下潜任务。蛟龙号已经成为中国深海远洋的先行官,它引领着我国建造更多先进的装备,去探索深海远洋,寻找水、深海生物、矿物等那些珍贵的甚至是未知的资源。这表明( )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理想世界 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