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2004年新年伊始,中__、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B:记者在农村一些地方采访,不少村民反映;近年来农村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务不公开,大吃大喝,拉帮结派,欺上瞒下等。 C:国际奥委会__罗格表示,很高兴看到国际足联不久将批准通过《世界反兴奋剂法》。“国际足联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很重要,”罗格说,“它将向其他国际联合会和政府传递一个积极信息。”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它金属……等等。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干扰素不仅是制服病毒的法宝,而且还是抗癌的“生力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干扰素对淋巴癌、肺癌都有显著疗效。 B:丹麦的前驻大使夫人、研究汉阙的专家燕妮感叹地说:“我在北京看了许多图片文字资料,没有想到这块汉阙竟是这样精美?” C:11岁时,他给白城子一家地主老张家放牛;13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官升了一级” ,给老张家放马了。 D:如果由于与中国贸易,他们能得到更大的好处——经验证明实际是这样的,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决不会参与制裁行动。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去年一年,日本广岛县为了笼络中央内阁官员,竟举办了474次所谓的非正式联谊会。 B: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C: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满口答应了。 D: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读《孟子》,发现书中有不少忤触皇权的话,大为恼怒,对人说:“这个老头子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 C: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 成功?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人类已经形成了“种地必须先耕地”的惯性思维,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不耕而种”这种看似原始的生产方式在今天却越来越体现出增产、环保、降低成本的众多好处。 B: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试想,如果没有对楚国的至情,屈原能弹出千古绝唱《离骚》吗?如果失去了对民族未来的至情,鲁迅在风雨如晦的时代能够如此《彷徨》、如此《呐喊》吗? C:专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如果发现产品有强烈异味,可能存在甲苯残留,请不要购买。 D:“村主任拿着一张白纸,上面没有写任何明确的条款,挨家挨户地问我们是否同意卖地?同意就在上面签字按指纹,这样做符合国家的土地征用手续吗?”近日,福建省某地区一村民这样对记者说。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笔直站立的超人,上镜后怎么会变成叱咤风云的飞天侠呢?这全依赖魔术般的摄影特技:音像合成手段。 B:打破吉尼斯纪录,谈何容易。何况纪录创造者是成年人,而小贝妮当时只是个年龄不足十三岁,身高刚到一点五米的小孩。 C:林锦屏、郭凤女、李池湘、苏春梅这四位"翠莲",也各有特色。"初遇诉情"委婉深沉,"柴房自叹"声情并茂,"书房相会"唱做细腻,无一不教人难忘。 D:十八岁究竟意味着什么,送别幼稚走向成熟,已有了独立的人格。拥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将履行公民的义务。必须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脚下。 B: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__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她一头扑过去,抱着女儿已经僵冷了的身体,放声大哭起来……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B: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C:“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常与“诲人不倦”连在一起使用。 D: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写文章有两个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B: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C:《光明日报》刊出的“小小手机,关乎党风政风”这篇文章,我认为有三个特点。 D:这事明明是他干的,还装作不知,问这是谁干的?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 咏夏景》 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楞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