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请以“相遇在高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相遇在高一
洛夕是一个不擅交际的女孩儿。面对他人洛夕总是想不出说什么,即便只是打个招呼也难以做到。久而久之,她养成了自我封闭的性格,总是独自一人坐在角落的位置不停的写一些什么。大家都将她当作一个不存在的人。不再和他人有任何多余交流的她变得更阴郁。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从初中毕业,勉强进入一所普通高中。
入学第一天,新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坐在教室里,聊得不亦乐乎。洛夕和往常一样挑了一个角落坐下,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唰唰唰的不停写着。前座的一个同学好奇的转过身,不料洛夕惊恐的压住纸张,前座的同学很尴尬,和她打了一声招呼,洛夕不回应,依然死死压着纸张,前座的同学感到无趣,便转回身。
差不多到上课时间,老师拿起花名册点名。一共四十人,实到三十九人。
“苏逸……苏逸……苏逸同学在不在?”老师连喊几声,无人回应。老师摇摇头,刚放下花名册,一个剪着运动头的女生就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哎呦,睡迷糊了,好在赶上了。”她就是苏逸。教室里仅剩下一空位,她想也没想,径直走到洛夕旁边。
苏逸和洛夕打招呼,可洛夕只是抬头瞥了她一眼,又埋下头写字,苏逸只能干笑几声掩饰尴尬。
排位置时,由于两人的身高差不多,被安排在同一位置,成了同桌。
“咱们还真是有缘啊,对不?”苏逸笑着对洛夕说,她见洛夕依然埋头写字,便一把夺过,“写什么?让我看一下啊!”洛夕吓了一跳,拼命想夺回却不成功。
“噢,好灰暗的文章啊,你很喜欢写悲剧吗?”苏逸问道。洛夕只是轻轻的点了一下头,算是回应,然后扭过头不再理睬。苏逸本还想说文章的风格和你本人的风格一样,可见洛夕不理睬,也就吐吐舌头,识趣的闭嘴了。
苏逸观察了洛夕一个星期,直到周三的清晨,洛夕发现抽屉里多了一张纸条:
看见阳光就微笑。
纸条上没有署名和落款,可看这龙飞凤舞的字迹,洛夕立刻猜到是谁,她抬头看着苏逸,依然面无表情。苏逸倒慌了神,“我,我只是觉得这句话挺好的。”
洛夕见到苏逸慌张的样子,竟忍不住笑出了声。苏逸先是挠挠头一副上当了的样子,然后又颇有成就感的说:“哎,这就对了,别老板着脸,你笑的样子很好看啊。”
后来,苏逸每天都写一张纸条悄悄放入洛夕的抽屉,而洛夕将纸条一张一张小心的保存好。自那以后,洛夕虽然还是不太说话,但她的脸上也能常常挂着笑容。他们成了一对死党。
美好的时光一直持续到苏逸转学,苏逸的父亲调去外地工作,打算将苏逸也转学好方便照顾。洛夕想让苏逸留一个联系方式,苏逸却笑着拒绝了,“我们相逢,那是有缘。分别,那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如果心中记得对方,即便不留联系方式也无所谓。反之,就算留下很多联系方式,也会遗失在某年某月某日。”
苏逸离开后,洛夕经常翻看那些承载着美好记忆的纸条,期望能和她再次相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审题时,要仔细揣摩“相遇在高一”这个题目,“相遇”即相逢、遇到、相知相识的缘分。“高一”是相知相遇相逢的时间。构思时,要根据考生在高一的读书学习生活期间的相知相遇的经历与事件。高一期间的相遇经历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选取一个或多个典型的事例。写作时,要注意体裁是记叙文。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命题作文写作注意事项:1.审题要准。命题作文,审题应当做到:(1)辨明文体。(2)要看清题目要求。一般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我们自己悟出来。 (4)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 (5)抓住“题眼”确定中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6)添枝加叶法与逆向选材法。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当题目是一个词时,选材的范围很宽.确定写作目标就显得困难.这时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 (7)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有些命题作文规定文体,按文体写即可:有些命题作文让自选文体,每当此时有些同学就无所适从。多是成段的感慨.而没有实际的内容。此时应依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擅长的文体。选择了记叙文,就要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把人写好.把事写实。若从自己或身边的生活实际中难以开发出动人的故事.写一篇小说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若选择议论文,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2.选材要新。为了使命题作文的选材新颖,我们在写作中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材料真实(2)材料新颖(3)材料典型。3.立意要奇。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
23.以“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悟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我们在这路上行走,无法停顿。穿梭过无数的迷障险阻;亦看遍沿途的动人风景。浩瀚的岁月长河里,埋没过多少的壮美情怀,几许的缱绻往事?不能计数。我们不过一粒尘沙,在大浪淘去后,归于沉寂,归于那海的彼岸。
顿悟----生命是一曲离歌,成长是不断割舍的过程。不论你眷恋多深,那些美好的昨日时光,深爱的人或事,总会在不经意间流失。来时的路径,早已是寻觅不得。也只能去学会放下,学会一顿足一咬牙的舍弃。在毅然决然的了断中,顿悟时境的迁徙,和人事变化。从此后明白,眷恋愈深,割舍愈难。人的一生中,可以真正拥有保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这一路行来,不若就少些喜爱,少些获取吧。背上的行囊轻了,心灵的视野才可以更加辽阔自由。
感悟----生命是一曲悲歌。冉冉升起之日,已难逃曲终人散时的结局。可是我们依然要经历所有的过程,无法避免。只是在点滴的瞬间,在花开花谢的刹那;会感动于天地间,每一个微小的赐予。因为生命的短暂,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在平凡的世界里,感悟出精彩的人生百态。这生命何其美妙,有生如夏花的灿烂,有死如秋叶的静美。不论是聚盛宴之喜,亦或散残局之悲。这一生,我们走过,看过,不曾虚度过,就应无憾了。
了悟----生命是一曲壮歌。在有限的岁月里,寻找无限的涵义。我们的一生中,总是给自己设置无数的问题,而后再花费无数的精力和时间,去找寻答案。可答案真值得如此找寻吗?是的,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没有了这样的过程,谁能告诉我是和非的区分,善与恶的辨别?生命中有微笑有哭泣,亦有许多无可奈何的叹息。太多的情感纠缠着变化着,最终也没有答案。可是,我们渐渐悟出了泰然处之,顺其自然的办法。豁然开朗以后,才会有柳暗花明的景象。了悟是一种智慧,它不是与生俱来,是得于历练之后的累积。
很多时候,我们相信命运,相信因果的关系。可是,却不曾给过自己多少信任。人贵有自知自明,可很多人究其一生,也不曾明白过几分自己。佛陀说:一个人战胜一千个敌人一千次,也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这句话不是没有它的道理的。我们总是花了太多的心思,想了解周遭的世界;往往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我们还不够了解的是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知彼不知已,又有何用?知已原还在知彼之前啊。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悟”可以是 “恍然大悟” “执迷不悟” “领悟” “醒悟” “感悟”。无论你经历挫折、磨难或获得殊荣,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因为你必定从中品味出甘苦,感悟人生;读一本好书,听长者一席教诲,感悟人生道路,促你人生成长。所以悟的含义很宽泛。注意题目要求,一定要写成记叙文。同时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以“花开有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套作或抄袭。
花开有声
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每一种花都是一种草。草开花,花开有声。
——题记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而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
观遍了沧海横流,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
识尽了繁茂森林,郁郁葱葱,那一株小草却以渺小而柔弱的平凡,让平凡者开出绚丽的花朵。
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每一种花都是一种草。伟大与平凡本来并不矛盾,人人都可以有“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气概,可以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心,可以有“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壮志。
人都是平凡的,但平凡不表示平庸。你须向着你的目标前进,奋斗,拼搏,那么你的那一株草,才会花开有声。草是多么平凡渺小啊,但每一株草都会开花,而每一朵花也都是一种草。看看那些小草,挺立胸膛,直立于风雨中,用脆弱的腰杆抵御大风,为的是什么?为了有朝一日可以绽放出耀眼的璀璨花朵。 他朴实得像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用20年的跋涉履行着一生的承诺——王顺友,一个普通而平凡的邮递员,用自己的艰苦与顽强开放出人生最灿烂的花朵!
花开都是有声的,只要你开得绚丽;平凡都是伟大的,只要你平凡得伟大。在平凡面前,请不要低头,不要沮丧。如果你真是金子,今天的.平凡肯定遮掩不了你将来的发光!彩蝶,渺小的彩蝶何必妒忌苍鹰的迅疾?殊不知,你的蝶恋成双是何等浪漫!小溪,狭窄的小溪何必妒忌大海的浩渺?殊不知,你的潺潺流水是何等悠闲! 不要羡慕伟大,平凡同样可贵,平凡还可以孕育伟大!就像每一种草都可以开花,每一种花都是一种草。草开花,花开有声!
其实,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间,你不比别人多,也不比别人少;同顶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辉,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个性及风采,那么,你就没必要去仰视别人。
你,就是一道风景!你就是一朵黄灿灿的鲜花!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花开有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这里的“花”可以喻指理想、亲情、友情、爱情等像花一样美丽芬芳的美好事物;“开”则是指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追求、探寻;“有声”既可以指“追求、探寻”的美好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最终美好的结果。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按要求写一篇命题作文。
以“谜,终于解开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谜,终于解开了
光阴似箭,日子在悄无声息地走过去,在颤动的笔尖中流逝,在孤独的脚步中溜走,在我的思念里一点一滴的消失。
在天空的拐弯角处,十几个熟悉的冬夏消失了。年华纷纷掷地无声地道别。种种美好被遗落在窗外;而窗内的人,望着触摸不及的过往,兀自伤悲。
进入高一,或许,我不会再拥有曾经无虑的生活,不会再保存幼稚的心灵,伴随我同行的,只能是日益懂事成熟的我。好不容易盼到了一个休息日,踏上归家的车,看着路边飞快倒退的树,看着河中戏水的鸭子,这一切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心中难免产生了感慨。
我的心中有道无形的绳索,曾以为,只要以一切办法来取得成功,我就快乐了,于是也可以再安静地以成功者的姿态在拥挤的人群里享受生活。而现在呢?又在哪一个春天里看桃花展开笑颜,燕子送走冰雪,又在哪个秋日中感叹“江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的独特之美?也许只有在如此的时间与地点,我才能略减沉重的泪水,稍稍拥有渺小的自己。
下了车,抬头仰望这片蓝天,看着这灿烂的阳光一缕一缕的射下来,一股温暖充溢在心中,接一缕阳光入掌,一种遥遥而又暖暖的感动从皮肤从毛孔一丝一丝一寸一寸地渗出来,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愫蔓延在周身的每一个细胞。
此时,阳光在瞬间灿烂了我的脸,灿烂了我的世界。
释然中,我发现了压抑在心中的石头,发现了束缚内心的一道绳索:我努力追求成功,却一直害怕失败;一心想要清碧透明的生活,却舍弃不了控制生活的姿态;向往微笑与快乐,却一直用烦恼涂抹生活。
这一切,都在这温暖的阳光下化解了,生活不再无奈地沉浮。
这一刻,一颗孤寂而悬浮的心宁静了,安详了。思绪也变得沉稳起来,在骤然崩溃的旧伤里,疼痛已经边得越来越陌生了。
轻轻地拨开心中阴霾,让自己的心灵“赤裸裸”地沐浴在秋天灿烂的阳光下,滤去所有的忧愁,脱去那份华丽的伪装,真实使得飞扬在这转瞬即逝的光圈中。
解开心中的绳索,让心中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学会挥手,多一份洒脱多一份美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生活中,很多困难、障碍或者误解---谜,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都是大家乐于关注的,我们要选取典型事例来行文。你可以通过亲身经历中的故事、见闻、写出如何解开谜的。构思时,要抓住“谜”“终于”“解开”进行分析。“谜”可以理解成“疑惑”“困惑”“出现的问题”等,“终于”体现了思考、努力的程度和过程,“解开”可理解为明白、成功、战胜等。写作时,可以采用“谜+分析思考过程+解开”的思路。可以通过几件事例,来表现中心事件。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如描写、修辞等。详略得当。为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1.与父母之间的谜
2.与同学朋友之间的谜
3.内心的谜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以 “╳╳╳╳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略
略
以“严寒之中春意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略
略
以“_____________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略
作文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1).请以“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以“感受温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角度自选。 ②立意自定。 ③标题自命。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略
以 “╳╳╳╳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略
略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