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后给出了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写的文章,设计的问题是:“联系课文进行比较阅读,想一想,马克思是否实现了当年的职业理想?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与同学交流一下。”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 B:引导学生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经历 C: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D:让学生在受到马克思熏陶后树立高远的理想

试述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和惯性的经过并评论其方法特点及你受到的启发?

你怎样理解遗传、发育、进化在基因水平上的统一?

李斯特成功的发明外科消毒术是受到怎样的启发?

质疑探究。

在第四单元的课文中,《化石呤》向我们讲述了生命进化的过程,“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而在第六单元的课文中,《女娲选人》又向我们讲述了神创造人的地程,这两篇课文是否互相予盾?编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同一册课本中?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册教材里不矛盾的。因为《化石吟》是从科学的角度讲述生命的进化,而《女涡造人》是我们祖先不能对事物做出科学解释时的一种想象和探究。尽管是反科学的,但表现出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也是我们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言之成理即可)

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第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植根于该民族的土壤之中的,如果没有印度民族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的熏陶,没有“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精神食粮的供养”,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迷人了。 

学了这篇课文,你怎样理解骆驼寻到的宝?你有何感想?写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答:

它能寻到宝因为它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为大家谋利益的崇高品质。如果没有这些,它也会象其它动物一样而一事无成的。

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参考答案】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最近,妈妈发现小勇特别爱穿—些奇怪的衣服,便对他说:“你是一名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勇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这才叫‘酷’。”妈妈又说了几句,小勇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1)小勇所理解的“酷”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酷”的?

(2)小勇对妈妈说:“你知道什么!”这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态?

(3)小勇是怎样理解长大的含义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1)小勇所理解的“酷 ”是与众不同,故作姿态。我是这样理解“酷”的:追求个性并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

(2)这反映了年轻的心渴望独立,渴望长大,渴望成熟。

(3)小勇理解长大的含义是长高或是年龄的增长。我是这样理解的: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读书札记是阅读书籍、报刊时写下的文字,可借此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积累资料并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历代名人、学者都十分重视写读书札记,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看书”,把“看书”和“动笔”相提并论,这对我们今天的中学生不无启发。

创新示例:十几年的语文学习生活中,你学习并牢固记住了许多课文。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也写上几句札记。

示例:在平凡的生活里,一个先驱者的使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肩负的,一个勇敢的开拓者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替代的。现实的“山民”有太多太多的梦,却很少追梦。我喜欢《山民》。

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很幽默好笑;再读《阿Q正传》,觉得阿Q和无聊下流。阿Q率真、质朴、自尊,任性、愚昧、自贱,几乎集合了所有中国人身上的奴才特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寻找到自己的身影。


解析:

读书札记应准确表述阅读材料和独有心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