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古代zōng jiāo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说汉字是音节文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围棋与东方智慧
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的这些形式都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下围棋还叫手谈——通过手来交流来沟通,而非用语言交流,这层次就更高了。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
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中国唐代把琴棋书画看作“四艺”,围棋作为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有虚幻、模糊、抽象的内容,体现出中国的审美。有的画家说围棋的黑白交融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想,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大家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我想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发明,世界其他国家可能早晚也把它们发明出来。但是,如果中国不发明围棋,那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围棋。
围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黑白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围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上的经纬线,都很朴素简单。围棋尽管变化最复杂,但是规则反而最简单。把棋子放在交叉点上,四个子围一个子,就可以下起来了,比赛中裁判也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其他棋类项目的棋子都有大小之分,围棋的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围棋遇到一个局势,棋手最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361个交叉点下出一个最理想的天地来。这里没有骑士,没有将帅,子子平等,最能发挥个性
围棋很容易为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所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
(取材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 有删节)
1.以下对围棋是有“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围棋棋盘和棋子的形状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动静相映的内涵。
B.围棋棋盘巧妙的设置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农历历法的特点。
C.围棋棋子的黑白颜色表达了阴阳调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
D.作为“四艺”之一的围棋,可以表现水墨画的虚幻和模糊。
2.对围棋“别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方圆”和“黑白”“鹭乌”是从外形和颜色特点上为围棋起的别名。
B.变语言交流为更高层次的以“手”来交流沟通,使围棋有了别名“手谈”。
C.“坐稳”等是从围棋具有文化底蕴的角度产生出的称谓。
D.“烂柯”和“木野狐”体现了围棋能带给人们的无限想象力。
3.根据文意填空。
围棋的胜负在 、 两个层面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
4.文章认为“围棋很容易为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所接受”,为什么?(用序号分条说明,每点理由不得超过10个字)
答:
1.D(原文为“围棋作为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有虚幻、模糊、抽象的内容”“有的画家说围棋的黑白交融就像一幅水墨画。”并不能推论水墨画虚幻和模糊,更不能说围棋“可以表现水墨画的虚幻和模糊”。)
2.D(围棋的“烂柯”和“木狸狐”两个别称,主要体现了围棋带给人的无限魅力(吸引力)。)
3.①不斩尽杀绝 ②能和平共处或[不是杀死(消灭)最重要敌人(棋子)](或①不是把统帅杀死②不是把敌人(棋子)斩尽杀绝;①不是消灭对方主要敌人②不是消灭对方全部敌人)
4.①没有文字的障碍;②棋盘结构简单(答“棋盘有横竖十几条线”“棋盘横竖线像地球仪上经纬线”不得分);③规则简单(答:“裁判不用解决技术纠纷”得分);④体现自由平等的理念(答“体现自由和平等”得分);⑤便于棋手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答“子子平等,最能发挥个性”不得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的魅力,在于它斗智斗力,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博弈技巧;围棋的魅力,还在于它源远流长,完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说围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B: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09全国投诉情况汇总》,对去年消费者的投诉情况进行了盘点,移动电话、商品房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C: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矢志不移,传]为千古佳话。 D:目前我国的听证制度还很不完善。哪些公共事务要组织听证,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组织听证,听证会应该走怎么样的程序?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文化上最大的发明贡献不是“四大”,而是“五大”,“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① ,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可以说,没有毛笔,莫说绘画,② 。字的形态、结构、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这就又决定了书卷、匾额、对联、文件等各式文献形态,都是在那大前提下,随之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 ③ 。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
①如果没有毛笔,②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没有今天的精神面貌)③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和前面“‘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可知此处应该是假设没有毛笔,应填”如果没有毛笔”;第②处,根据后面内容“字的形态、结构、书写方法,使用功能、艺术效果,都不会是如此这般。”可以判断,此句应该是讲汉字的发展,可以填“就连汉字也无法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没有今天的精神面貌)”;第③处根据“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表现于毛笔”和后面“汉字形态与本质永远是毛笔的子孙后代”可以判定此处是要总结强调毛笔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涉及“子孙后代”可知此处强调文化的发展,故此处可填“其发展又取决于毛笔”。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一空,结合后面“不仅仅中国艺术不会是这个样子的,就连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面貌也要大大不同”和前面“‘四大’之外还要加一个毛笔,可知此处应该是假设没有毛笔,应填“如果没有毛笔”。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注意题干要求,本题要求字数不得超过15个字。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 围棋的这些形式都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①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
②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
③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
④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361天。
⑤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5。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B: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D: 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B: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D: 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